公告版位
《 剩騎士與只瘋車》F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7036213000100/?pnref=lhc會員招收中

目前分類:談幾何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mp/php7xJ2Sd  

有人問我一個問題,我的幾何是怎麼學來的?因為我建議他試著從車廠幾何的變化找出差異性,再從差異性中看出變化改變了什麼樣的功能,從功能區分中試著解釋那一種比較好,對於我的建議,他認為我不夠真誠,認為我不想教他,只是騙他走冤枉路,這很符合時下台灣的氛圍,只要我不給他一個利用AI或谷哥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就是在騙人,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那我們幹什麼要從幼稚園小學學起呢?我們不是直攻大學順便拿下碩士博士就好呢?事實上這股歪風已經誤導了這一代年輕人,有越來越多人眼高手低,認為超英趕美很容易?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ZMVyIp  

大家可能從沒有研究過LAUFCYCLE這家廠當然更不可能注意到UTHALD這部車,不過對於要做出最快的GRAVEL這種企圖來講,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幾何和車架設計來說它到底是怎麼想的,把範圍界定在GRAVEL是個聰明的做法,畢竟GRAVEL車的功能取向和(快)這個字似乎沒有什麼關係,所以當它把后下叉做到和ROAD BIKE一樣40.5時很多人可能會想這麼短的后軸距「自然是有利於加速的,但是相較於公路車來講32的胎和25的胎滾阻的差距是不難想像的,所以我會講把範圍界定在GRAVEL是聰明的,但是LAUFCYCLEGRAVEL並非只有一種設計,所以如果你只看了這台車的幾何可能並不覺得這車的想法有矛盾,但是如果你把UTHALD與另一台GRAVEL的五通高度做個比較時,對於不懂幾何的你來說,你可能會變得難以選擇,當然你要選快你自然會別無選擇了,但是這又回到了功能取向上來了GRAVEL的設定是為了快嗎?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K0Nn14  

星期六有幾位車友來屋頂做FITTING,為了避免浪費時間我讓大家有問題就問,問的問題涵蓋了各個層面,以某些喜歡講見樹不見林的車友看問題確實不難,但是要解釋清楚我相信那些鍵盤俠肯定是無能力,公路車是非常個人化的產品,大家遇到的問題也許以多數人講很有普遍性,但是多數人可能解釋為個人操控問題,但,從邏輯來講如果是個人操控問是就不應該具有普遍性,所以追究造成普遍性的原因,那根源問題在哪似乎並不難想像,但多數人會認為---不會吧!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EPNqNI  

現在多數車店大概都會一些FITTING,但是車店的FITTING多半是尺吋的適不適合,車店只是向你証明你的尺吋是對的,他們沒有學過武功不懂習武時講的借力使力與發力位置,更不會懂得什麼樣的狀況下才能做到「平衡」,所以更喜歡用環法的冠軍車來做為自己選車的標準,認為只要選手騎的就是好車,在懶人包的時代裡權威就代表正確,所以品牌商才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說服你,很多人的簡單邏輯是(廠商一定比我們更懂車)至於簡單邏輯是否錯的,他們不想知道也沒有能力知道,事實上學習四個層次裡要到專業並不容易,更不用說大師了。雞排已經是世界的知名品牌了,但是到現在幾何的錯誤依然沒有發覺,那些做給選手騎的車子(在效率前提下)操控和重心位置對不對?沒人發覺,摔車是意外還是天雨路滑也不會想到是幾何問題,所以你要把選擇權交給車廠?別傻了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FYW9L0  

公路車的重心公路車的比例還有你在車架上的位置,這些多數騎車的人多半不太會注意,會注意是因為你騎起來覺得有問題,而問題也未必會產生,如果你只是至善路咖啡團的人,這麼短的距離想要有什麼身體上的問題應該機會不大,事實上,這麼短距離有問題,應該先上醫院檢查身體。最近很多朋友PO了雙塔、北高的成果,這種360520的行程才是設定的最大考驗,所以我習慣講:設定對不對,騎了一百公里就知道了,設定、幾何其實息息相關,有人問我是否我的幾何抑或是465特別適合長途,其實都只是傳說與想像,武俠小說講人劍合一,公路車是(身體的延伸),所以最好的設定與幾何應該是「人車合一」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ZGBSti    

前天繞著大安森林公園走路,顧SIR問了我個問題,你畫過的最小車架是多少?應該在49-50之間吧!是650C嗎?當然不是。為什麼?因為650C的前叉和輪組取得都有一定難度,而且650未必就解決了問題,多半只是為了牽就身材做的決定,但是,你怎麼知道矮的車友的身材比例是多少?座管角一定是74-75度?(根據讀書會做過的數據----身材矮的車友和高的車友「比例」其實差不多)如果座管角不在這範圍,那非但前叉不易取得,前叉RAKE的問題更難解決。如果客製的目的是解決問題,那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會製造更多問題的方式?你說是嗎?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j3SELy  

清志兄在武岭爬完后的檢討報告裡曾經寫過那麼一段話:70.5度的座管角, 重心偏向后面, 平時騎乘常用的設定,每每遇到爬坡, 最后都會變成懶人騎的模式(慢踩,腳根下壓). 功率/迴轉速雙雙下滑.(嘴巴說要練回轉速, 都超過半年了, 完全沒進步. 過翠峰之后, 一路踩著不到45的回轉速--天啊, 我是怎麼撐下去).下次再挑戰武嶺時, 可以考慮座管升高0.5公分, 座墊往前1公分試試. 看能否增加踩踏的效率及動力. -----------這段話裡提到70.5度的座管角重心偏向后面,多數人可能都和他一樣有相同認知,畢竟在一大粒車裡74-74.5-75的座管角很常見,相對於這些座管角,70.5度似乎是后面了一些,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件事,如果車架長度是固定的,那麼座管角的位置偏后在爬坡時豈不是該前輪翹起嗎?反向思維如果相同的車架長度,座管角位置大於75度,那下坡時是不是身體有翻過去的感覺,這裡大家必須注意一件事(車架長度是固定的)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1nlRHg    

劉大, 查看了一下2021 evo的幾何表, 發現它的頭管角普遍比較小(71.2, 常用的3個尺寸), 前軸距較長, 還有前叉的rake值也比一般來的大, 前軸距相對比較長, 車子比較穏? 較小的頭管角, 車輪的翻轉值高, 有利下坡的穏定度?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WW_1142.jpg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124  

很多人把車架和幾何看成是一體,那是簡化了整個問題,車架有車架的幾何,所以為了設計車架方便,很多設計者利用某些幾何原始的特性,強調車架的幾何(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