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40774 

 好友在部落格寫了一篇文章,談到菁英組的人對於LW的騎乘感受

它是學科學的,所以引用了一大堆的測試數據,說明何以出現這種情形

有刁民問我的看法,事實上這又回到一件最根本的事,好,那是好在哪?

 

LW沒出來多久我就在雜誌寫了一篇測試文章,「重齒輕踩」就這樣來的

LW之所以獨特應該在於它的結構,也就是把框輻條花鼓結合成一體

如果我們要談花鼓的「結構」談「固定」的方式,那這在當時是(創新)

也就是說LW的好就在(三位一體),在於它是一個單一而完整的結構體

 

LW對於普遍騎過的人來說的印象是什麼?應該不出剛性好和重量輕上

它的剛性好就在於它是(三位一體)是黏死了的結構,所以(不易變形)

一般輪組象勾頭鋼絲它和花鼓和框體的結合都(非固定)存在變形問題

所以即使它做的也很輕,但是你騎的時後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P1040796

傳說中LW是用發泡成形的,但是框本身不只夠硬,而且做得到非常的輕

這和傳說中用發泡成形的輪組在膠的使用上,有著它自己的KNOWHOW

 

 

所以LW的好是有其理由的,你可以說這是「科技」創新帶來的結果

 

也就是LW對一般人來說,在騎乘上是不是反映了(又輕又強)!

 

單就輪組使用上來說,其實這樣的功能已經是夠好或者說夠用了

 

 

 

但是如果對於輪組設計者來說, , LW有沒有達到最佳化?那或者才是問題

 

所謂輪組的好壞的條件是什麼,是不是花鼓占一半,框好壞占著另一半

 

那麼好友在部落格文章中提到框太輕沒有慣量的部分,是否該算問題?

 

 

 

很多人喜歡談(質能不滅),認為框體太輕容易產生速度維持的問題

 

事實上不只是LW,多半框體太輕的輪組,給人騎乘的印象或者都如此

 

我和運轉魏SIR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他存在另一種不同看法的,他認為

 

 

 

事實上輪組的轉動慣量與騎乘者的踩踏頻率有著相互呼應的關係

 

如果是習慣高轉速輕踩的人,適合轉動慣量低的輪組

 


如果是習慣轉速低重踩的人適合稍微高一點轉動慣量的輪組

 

人在騎乘的時候左右腳出力會形成一種出力的波動

 

 

 

重踩的人波長較長需要靠轉動慣量高的輪組釋放儲存能量來維持速度

 

轉動慣量低的輪組因儲存能量少,速度變化就多就造成速度不好維持

 

通常踩踏頻率與輪組的轉動慣量相互之間會有所謂特別好維持的速度區間

 

(姑且稱為諧振),在基頻或第一模態波長剛好吻合會感到速度特別好維持

 

 

 

一般人在騎乘上或者只有能力達到第一模態的情況,留在比較低速的區間

 

但是或者這組輪組可能存在另外一個速度區間,但是你沒有能力騎得到?

 

(事實上就算我們騎到了, 如何維持在那個區間裡恐怕更是個問題吧!)

 

所以LW的問題或者不適合放在騎乘的人,這樣可能會牽涉主觀的層面

 


當然有些輪組廠為解決轉動慣量使用(配重),那倒是個比較容易的做法

 

事實上速度容不容易維持,真正的解方應該是放在「花鼓結構」的設計上面

 

也就是說這組輪組(驅動效能好不好?)對懂的設計來說有沒有(最佳化)

 

  P1040819

 

也就是LW的問題應該放在一樣的框高框重(同框)但是不同花鼓上來談

 

(如果)框同但花鼓不同,但是速度維持卻出現不同的結果,就有趣了

 

(當然我們應該不太可能弄到一個LW的框然後來做這樣一個簡單實驗)

 

 

 

排除諧振我們對好輪組的要求是什麼?除了速度容易維持應該是再加速上

 

也就是你的速度先要維持得住,才能在這個基礎上,輕易把速度再往上帶

 

 

 

而你所謂的「撞牆」通常指的是(人)的極限,並不是輪組本身有極限

 

這個意思就是說,只要你的腿力夠,那麼還有可能會出現(更高的速度)

 

如果真的有這個可能性,我個人的經驗,確實是花鼓驅動效能確有高下

 

 

 

但是我想說的是LW的表現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受限於使用的花鼓)

 

 

 

三位一體的調整只有三個點,你只能選擇一種來做,在製作上有很多限制

 

所以三位一體的輪組只是被合理化為完美,要達到完美其實有很多局限

 

 

 

事實一大家沒有思考過一件事,LW的製作方式是它的優點同樣也是缺點

 

LW在出來之後就是不能調的,如果結構有局限那就是它原本該有的實力

 

所以LW是不可以擊敗的嗎?或者一組最佳化的鋼絲輪就可以擊敗它?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