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40848  

新聞同業的好友問我什麼是爬坡輪?有明確的定義或者標準嗎?

對於某個品牌的鋁框輪組重達1500公克,也能夠算是爬坡輪嗎?

為什麼高框的LIGHTWEIGHT有人拿來爬坡反而真的爬坡輪少人用?

 

對於什麼是爬坡輪?有那一家廠真的明確對它下了定義嗎?我不清楚

(年少時代)我會以為「夠輕」的輪組,(應該)就可算是爬坡輪

但是如果(夠輕)真的可以「算」是爬坡輪,那麼輕的標準是多少

 

有名的爬坡輪組,大家可能比較叫得出名號的,海坡浪該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我對於輕的標準是以海波浪做為(大致)的標準,大概1250

但是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談不上為什麼,也沒什麼特別的意義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鋁框輪組來說,這個重量應該不太容易達到了

 

但是在更早的年代裡(或者沒有碳纖框的年代)哪裡會出現輕的輪組

而那時的人騎著重不拉嘰的鋼管車不一樣爬坡?更何況是鋁框輪組了

所以爬坡輪組是否是一個後起的觀念呢?我不夠年長也不敢如此判定

但是在我剛開始騎車的年代裡,(確實)沒有聽人提到過什麼爬坡輪

 

事實上我當年第一次拿到鋁輻條的EURUS都還覺得是和環法車隊同步

但是哪裡知道全功能的鋁輻條輪組,在一兩年之間就被碳纖完全取代

不管爬坡輪是不是廠商的陰謀,但是(輕量)早已經被(積非成是)

所以如果有輪組重到1500公克還被(定義)用來爬坡,似乎並不合宜

 P1040844

輕量將是趨勢

如果你車騎得夠久,那麼你會發現自行車確實會變得各方面越來越輕

從金屬過渡到碳纖感覺上就是一轉眼的事,車架是如此輪組亦復如此

過去一公斤輪組(前後輪)似乎是鳳毛麟角,在未來卻會越來越容易

 

金屬使用的部分,除了極少的地方外(絕大多數)都存在著可取代性

航翊李總為什麼喊出「全碳時代」?並不是因為他家做碳纖而如此說

事實上它家的CP-012除了(必要)的金屬外,碳纖部分是少得可憐

 

所以你很清楚,得力於(材料科學)的進步,輕量只是(早晚的事)

全碳時代裡面其實還有一個產業是備受威脅的,或許你沒猜到---鋼絲

最近某一個手編輪的師傅用DT240花鼓編出了1060公克的輕量輪組

 

它所使用的材料當中就有一項是關鍵,那就是比鋼絲輕更多的(碳絲)

 

一根只要二公克,你可以自己算一下,四十幾根才多少的重量?

 

但是輕就是「王道」嗎?問題真那麼簡單?答案當然是----錯得很離譜

把框做得很輕並不是這兩年的事,但LW一樣賣得越來越貴,為什麼?

如果碳絲可以取代鋼絲那麼世界級的輪組廠應該早就一馬當先搶著做了

 

當年有輪組廠使用碳絲時我曾見獵心喜問航翊幾時做,卻得到(不急)

航翊的說法是質疑碳絲的拉力,怕你做得不夠好會鬆脫,結果他們對了

事實上做的輪組廠(在國外)確實傳出了災情(所以還有問題待解?)

不過從碳纖框碳纖輻條(鋼絲)到花鼓碳纖化,你很清楚要輕真的不難

 P1040849

結構剛性才是重點

輪組要好重點並不是在重量,重點是在結構剛性和花鼓的驅動效能上

至少是五六年前我就騎過鋼絲版輕量碳纖輪,但是一到爬坡就遜掉了

廠商雖然(刻意)拉高鋼絲張力,但是拖的感覺並不因此而得到改善

 

結構的弱點就在(變形),先不談花鼓的驅力,那組框很顯然做得太軟

框的變形顯然吃掉了你一部分的輸出,所以你並沒有得到一比一的反饋

為什麼過去手編師喜歡DT的鋁框而不是更輕的XR-200呢?道理即在此

 

另外爬坡的重點不只在框夠輕夠硬,更重要的是花鼓能有夠大的驅動力

曾經有某家輪組廠的人說它家輪組剛性十足,但爬坡有問題,這對嗎?

老實說那組輪子在平地我就覺得有些拖了,只是那組框太好掩蓋了真相

 

應該是說那棵花鼓在設計時根本力臂就有問題,所以才會(力)不從心

據說那家輪組廠今年要出同樣輪組的修正版,但是據說修正的是重量

我覺得如果真的只是減輕了重量,那麼我只能說它們不懂輪組本末倒置

 

讀書會的刁民曾在北宜測試三組輪組的高下,勝負關鍵是靠陡坡來分辨

原本在平地很輕快的碳絲輪組,最後卻被MOPA和無名給比下去為什麼

因為不管是無名或者MOPA的框都比另一組的碳纖板輪在剛性上好很多

 

而無名和MOPA的花鼓在驅動設計上都做過手腳,爬坡時優勢自然顯

所以你很清楚(輕將是個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大家都做得到)

但是夠優秀的爬坡輪除了夠輕外,框的剛性和花鼓的趨力才是關鍵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