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W_1136  

有年,彼得大帝約我去華山文創看某個設計,他想聽聽我的看法,事實証明我就是隻烏鴨,我沒學過設計(儘管我的書架上有好幾本談好的設計的書),所以我對設計的看法都是從功能論者的角度來看。儘管如此,這樣子也讓我在人生的路途上看到了很多的矛盾。

 

 

 

思考一件事,多少人有能力去談論設計?用什麼樣的立場去談設計?如果你的邏輯不好,那你抓不到廠商自打嘴巴的矛盾時,是不是要「相信」廠商的說辭?廠商根本不需要騙你(因為你根本不懂)它的講法中真的混合著假的,真的或者只有那麼一點點,你也沒有能力說出他假在哪。

 

 

 

那位設計者的「訴求」是環保,然后它所有的車用的是皮帶,我不知道皮帶車做過破壞測試沒有?它的耐用強度是多少,但是用這樣的設計時應該不是拿來飆速才是,所以這種設計(也應該)不是拿來爬坡?但是看樣子設計者是把爬坡給放了進來,因為它還用了碟剎。

 

 

 

彼得問我覺得怎樣時,我的答案是「不怎樣」,這人賣的是設計而非功能,這車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騎的。每台車的成本應該都很高,因為每台似乎都是獨特的,沒有用到模具。所以如果你買的是設計,那就對了。因為你買的不是用來騎的是用來看的車。

 

 JWW_1046

 

很多人請我評價一部車,我通常都要求他告訴我車架的設計定位。和他自己的功能需求。因為好不好這件事有主觀的判斷也有客觀的依據,如果認為我是感性的用主觀去看事情就錯了,我通常在這些事上是很理性的。依照我對幾何的理解,和車架結構的設計,我會很客觀的去評斷,設計合不合理?有沒有矛盾。有多少合理的地方還是有多少矛盾之處。

 

 

 

講現實一點,現在的車商都止是想賣車(而已),車架廠製造了一個神話,按照身材比例繪製了不同的幾何,車架是有尺吋之分,但是為什麼后來西米露用固定座管角之后大家都延用?難道西米露是對的一大粒人是錯的?要知道一件事固定座管角是省不了模具費的。所以座管角的差異真的是人身材比例的問題?還是廠商為了節省成本,讓同一支RAKE的前叉可以用在每一個尺吋上?

 

 

 

事實上車架幾何設計的矛盾,一方面是廠商賣車的訴求,一方面還原時才發現這些矛盾才是合理的,才是對的。那些過去認為是合理的認為是對的,根本就是廠商騙消費者的。我做了那麼多FITTING,從統計數據來看,和早先車廠講的根本不一樣(別告訴我,因為那是亞洲人的幾何)

 

 JWW_1132

 

達爾文進化論講「物競天擇」,車架是平形四邊形的移動,但是車架幾何上某些關鍵性的數據好壞,已經經過了好幾代人的測試,車廠如果夠用功,不至于不清楚五通高或者五通低在功能上究竟有什麼差異(如果我都知道的話),后軸距長和后軸距短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單一數據的強化是不是可以創造出無敵的幾何?

 

 

 

有些車廠對幾何披露幾乎到了鉅細靡遺的地步,因為它賣的就是幾何,如果你看得懂它的用心你就會買它家的車。但是有些車廠的數據就是什麼都沒有,讓你根本無從就幾何去判斷這車架的功能。幾何和功能有「絕對相關性」,所以設計和幾何應該是(互利共生)的。

 

 

 

如果只為了視覺效果而犧牲了幾何效益,都不算是(會做車)。車架的結構會和功能定位有關係,比如空力車,不管它有沒有進過風洞,但是絕大多數人對空力車的概念都會有它的雛形存在。但是空力車的幾何並非(大家一樣),這種數據差異代表的就是「功能定位」。如果給的數據太過奇怪,那表示它的功能(有強化)但是同樣的「也有缺陷,一般人並不會清楚這點。

 

 

 

廠商應該不至于認為它家空力車是給小眾騎的。因為銷售都希望量的最大化。所以止有懂的人才會從設計從幾何去判斷,這台車是不是符合功能定位。如果功能定位很清楚,卻被用做全功能使土,那不符合功能定位外的問題都是使用者自己的問題。

 

 maxresdefault (1)

 

對我這種功能論者來說,所有對功能的強化,其實都意味著(限制級),完美並不是用在所有地方都美,為什麼有空力車為什麼有爬坡車?西米露為什麼之前有S系列有R系列?而西米露的S系列和R系列的幾何是一樣的。新的設計中如果區分了R系列和S系列的幾何,那意味著功能區分的「明確化」,那幾何差異的部分是不是就是西米露要「賣」的點呢?

 

 

 

如果不是如此,那西米露此舉豈非顯得多餘?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