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9979

在我的那個年代裡手編輪不只是顯學,好的手編輪可能比輪組的價格還貴

那個時代可能只是輪組的啟蒙時代,輪組不是沒有,只是買的人沒那麼多

所以那個時代的人騎的應該說絕大多數都是手編輪,談的也是手編輪

 

什麼時侯整個市場的氣氛突然由廠輪取代,甚至變為碳纖輪的天下呢?

嚴格說來這個時間點並不長,由鋁框廠輪變為碳纖的間隔更是短暫

比如我自己從航翊WH-005到BORA再進而到LW,印象中只有一到兩年

 

 

至於我是什麼時侯從手編輪轉到廠輪的?記憶中的關鍵連結依然很清楚

我記得有一次張壽生談到新的EURUS,指這組輪環法有很多車隊在用

所以他聽說國內代理商有進時,他強烈建議我買一組,他的建議我聽了

在某家車店看到這組輪一問價錢,便宜,所以我二話不說就直接帶回家

 

只是回到家裡時,我的感覺是怎麼輻條那麼細,和張壽生講的有些不同

再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我買錯了,買的是舊的鋼絲版,怪不得便宜

 

雖然我和店家才認識不久,但是奇瑋謝大哥也很夠意思,補差價,換

在那之前我騎的全都是手編輪,當然我也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

只不過EURUS騎了之後沒多久,我就開始逐漸出清手上的手編輪

 

因為就我那時淺薄的知識,我只感覺到EURUS真的比手上任何輪組都好

那不是花鼓順不順的問題,而是輪組慣量的保持,和踩踏的剛性確實較好

所以在那之後我所添購的都是廠輪,而且都是那個年代裡面的一級廠輪

 

 

IMG_9869  

但是好死不死的是,這些輪組的重量雖然不重,但是好歹也都是1400公克

不知怎的,我也和別人學起輕量化來,看到了號稱1300公克以下的手編輪

而這時學輪組的小魏剛好藝成下山,他認為這個東西是可能的值得試一試

 

所以這時我豪無由來的相信,有可能用鋁框做出一些「又輕又強」的作品

於是我出錢買材料而由小魏花時間來試編,編出來的東西確實比輪組輕很多

但是,這些嚴格說來不過就是跳孔編的二比一輪組,並不是什麼偉大的產品

 

二比一的編法當時很多人編,只是採用的是框跳孔與花鼓跳孔的差別罷了

那時單車知識的普及率還不是那麼高,所以這樣的產品仍產生了一定吸引力

 

不過真正掀起撻伐的產品,應該是小魏改善了舊有的2X2編法做出的新輪組

小魏的「邪惡手編輪」對於還不怎麼懂結構的我來說,確實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即便是框體本身不怎麼硬的XR-200,在邪惡編法的加持下,似乎也有不錯表現

 

但是邪惡手編輪就好像金庸筆下的七傷拳,雖然是很好的拳法卻會傷到自己

嚴格說他的特殊應該是建立在「編織」這個概念上,讓鋼絲之間產生了互補

 

但是鋼絲這種東西磨久了就和繩索一樣,最後終將走上斷裂這一條路

這個世界應該沒有幾個人希望手中拿的會是這種具備了先天缺陷的產品

所以這個產品雖然曾經掀起了一陣子的旋風,但是最後終因問題無解而沉寂

 

對我來說我和手編輪之間的緣份也因此終結,但是我覺得這一個嘗試是值得的

因為從這裡我真正開始懂得什麼是結構,也了解到手編輪本身所存在的限制

 

 DSC08361

手編輪可以做得輕?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我手編輪可以做得多輕,我會拉長耳朵,多強則心裡存疑

我騎過高手編的非常好的手編輪,但是我知道的事實是,這輪組體重不會輕

 

手編輪除了直接受限於選材之外,編輪者在結果當中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如果有人喜歡強調人這個決定性的因素,對手編輪來說似乎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如果說這個編輪者就能改變這選材本身的限制,那也太誇大了人定勝天

 

我記得之前請教小魏時,他曾說在花鼓耳和偏心距已知下對側距離的影響是---

所以講得現實一些,手編輪是牽就現實的產品,並不能夠創造出偉大奇蹟

 

但是,我也體會到除非你直接切入設計,否則你期待中的產品不太可能誕生

不過,花鼓設計這件事在歐美大廠主導下,要別創蹊徑當然不會是容易的事

 

對於多數的車友來說,其實談這些都太遙遠,所以手編輪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手編輪要超越一級廠輪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二三級就未必如此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