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天有人看了我的收藏問我:為什麼劉大你都收金屬車架不收碳纖?




我回了一句,哪有,我不是有不少碳纖車架嗎,他的意思是3支不夠多?




其實我收碳纖車架收得並不算隨性CANNONDALE  CAYOUN STEVENS




只是我不知道我這位朋友了不了解我為什麼收這些車而不是收某一些的車




 




對我來說什麼是好已經變得有些複雜,因為我並不是用品牌來衡量車架的價值




我對於好這件事其實是用二種態度來看的,一個是FITTING另一個則是設計




 




所以過去我會說可樂果對我來說不算好車,或者狗媽對我來說也不算是好車




因為對我來說,義大利人對於「幾何」的觀點,和我FITTING的結果不搭




所以即便是這些車可能在環法或者環義有「戰」功,對我來說也沒啥吸引力




 




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在意的是和我的測量結果「合不合」的車,這是我的首選




但是這並不意味我不在意車子的戰力,所以我也不會找一些軟趴趴的車子騎




所以我的天龍八部或者是天龍十一部,其實都是我已經過濾之後留下的車子




 




我收的三部LITESPEED都是一級車,而且都是2003年棄圓管之後的車子




我收的二部CANNONDALE是它顛峰時代的產品,評價絕對超過現在的EVO




所以對我自己而言,我的收集對像絕對是「好」車,和材質其實沒有什麼關聯




 




為什麼一定要碳纖?




很多人覺得碳纖一定好,其實這是一個迷思,我其實是陪著碳纖車一起成長的




我的第一部碳纖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算軟的,我也看過同時代的CERVELO R2.5




老實說那些車對於後來的騎士而言,可能是無法想像的,因為真的談不上剛性




 




所以對於收車的人而言,這些車或許有「歷史意義」,但是真的談不上是好車




大家現在動輒聽到有人在談700甚至更輕的碳纖車,但是那時的車是又軟又重




對懂得碳纖車歷史的人來說,不管是「剛性」或者「重量」的認知只是後見之明




 




大家覺得碳纖「現在」可以做得很輕,但是不知有沒有人注意還是有車做得很重




至於談起車架的剛性,那麼SCOTT CR1或者是CERVELO R3就應該算是「精典」




 




CR1是第一部採用立體編織法技術的車種,除了剛性做得好之外也開啟輕量之門




至於R3 則是大管徑車和車架剛柔並濟做法的濫觴,這些都是碳纖技術的轉折點




至於經典的一大利車所強調的「接管」技術,以台灣廠商的眼光來看不算太特別




 




從「理論」上來看,接管確實是有它的好處,但是「實質」結果並沒什麼太偉大




應該這樣說吧,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車如果用碳纖LUG,重量都輕不到哪裡去




而這些的剛性真的有比較好嗎? 對於車架製造商來說,可能多數人不那麼看




 




碳纖車的製作該用兩點來看,一個是「車架剛性」另外一個則是「材料強度」




車架剛性其實受限於「管徑」的部分會比「材料」的部分還要來得更重要




因為對於管徑的變化會是以「平方」的情況增加,當然作用就會顯得很可怕




 




事實上大家所聽到的那些所謂特殊材料的作用有嗎?有,但是必須要用在刀口上




也就是說當你要達到「又輕又強」時,你可能才會需要用到這種比較特殊的材質




而碳纖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選擇的「材料」很多,你可以根據「特性」來挑選




 




所以碳纖車為什麼在「重量」和「價位」上面存在很大的落差,背後原因也在此





碳纖車有比較好嗎?




 




每一次我看到有人認為某個價位該買碳纖時,我不禁想問一句,有一定的道理嗎




有誰說碳纖一定比較貴?碳纖可以有很多種,有很多層,你怎麼知道廠商的成本




事實上,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廠商用了幾層所謂「高價碳紗」,所以貴得有道理?




 




事實上很多金屬車架比如說是6/4鈦或者是雷諾的953管,在成本上可能更貴




而碳纖車騎起來就比較好?很多人只是想當然爾,而這點我可能更有資格來談




事實上有經驗的人都清楚,對於懂車的人來說材料不是問題,做得好才是學問




 




我手上有三部車都是同個車廠做的,二部鈧一部碳纖,騎起來的調性幾乎一樣




它們之間可的差別只存在於二件事,一件事情是「材質」,另一件事是「重量」




 




你只能說不同的材質騎起來當然會因材質特性有不同,還有就是碳纖可以比較輕




如果我們要以車架測試所謂的「數據」來看結果,那我告訴你,數據差沒多少




 




所以說好的關鍵因素是材質?我認為不懂怎麼做時, 良材美質無非就是浪費




碳纖確實因「材料特性」和「製作方式」,具有一定優勢,但是也要懂得掌握




 




碳纖在型塑上比較方便,所以車架做起來充滿變化,另外就是可以做得比較輕




因為金屬車架牽涉到密度問題不能抽得太薄,所以做到一公斤會到了一定極限




所以對我來說車好不好完全看做的人,和材質真的關係不大,那應該算是誤解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