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你確定這個尺吋可以量身訂做,安啦!不就告訴你一大粒人說了嗎




回想我在車店裡聽到這一句話到今天,應該有那麼五六年了,話有問題嗎?




 




很多人對於FITTING這件事,56年前大概聽都沒聽過,更別說是懷疑了




我記得之前在台灣曾經有原本是朋友,最後卻翻臉成仇的例子,為的也是這




 




其實正是因為這件事在台灣從來沒有前例,所以在當時要騙人,其實很簡單




因為那時大概對於FITTING的認知就停留在尺吋上,所以認為尺吋對就對了




 




那時的一大粒鋼管車,很多是一公分一個尺吋,甚至還聽說有半公分一尺寸的




所以倒底那是不是量身訂做?以那時的判斷依據和知識來說,根本難以判別




 




不過以現在的知識來講,你認為LUG的鋼管車可以量身訂做嗎?當然是




所以如果你知道那位店家和客人談的量身訂做車是LUG鋼管,你絕對不相信




 




我相信那個老闆並沒有騙人,因為它對於FITTING的認知是零,根本無從判別




而它所轉知的訊息其實是來自代理商,而那個代理商到今天還是什麼都不懂




 這是啥?當年沒人懂




台灣量身訂做的開始,應該是始於主客之間對於是否是真的量身訂做的質疑




代理者是個老字號,而訂做者是個學有專精的行家,而且顯然己經學了很久




 




所以當號稱訂做的車拿到手裡時,根據他的知識來判準,他合理懷疑那不是




至於當中的詳情究竟如何,由於故事是聽來的,轉述的故事難免容易失真




 




其實FITTING這件事,就算到今天很多人還無法判定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




那麼在那個年代裡面想要騙人(或者是自己不懂)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事實上要想辨識是不是量身訂做,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說,真的沒有什麼難




最容易的除了上管長度之外(當然非水平車架會有誤差),應該是頭管長度




量身訂做車理論上頭管是可以一片都不墊的,所以還要墊應該就有問題了




 




另外,其實量身訂做車最不同的就是車架幾何,這點可能就需要工具來解決




現在如果用量角器當然很容易分辨,(當然就算是車店未必也備有量角器)




 




再以材質來看,除了TIG的金屬車架,大概碳纖車能夠訂做的機會並不大




當然在當時對於美製車架還不是那麼熟悉,(所以並不知道有什麼PARLEE




事實上台灣消費者一開始採購的對像都是一大粒,美國當時沒那麼受重視




 




或許也就是因為FITTING的認知從美國移植到台灣之後,美國車架也跟著進來




至少對我來說我當年根本不知道有什麼MOOTS更談不上那一大堆的手工車了




 




專業化將成為一種趨勢




事實上如果不是阿母失蹤你可能也只知道可樂果、PINARELLO而不是TREK




所以我自己的感覺是這一段歷史有如美義之間的一場對決,而且是一個轉捩點




 




從那個時間點開始,台灣開始談論FITTING,並在小聚會中解說示範FITTING




而所謂的美義之間熟優熟劣之爭,最後也變成了很多人到美國去學技術拿證照




 




最終FITTING的技術,也從原本單純車架製作的靜態FITTING轉為動能效能




一般只用功率計的方式,現在也變成了3D投影,由電腦來模擬你的騎乘狀況




 




這一年來雞排似乎把FITTING當成了它每一家店都會提供的服務




是不是對台灣來說,這些都會變成例行公式,值得消費者觀察




但是,從當年的一場紛爭到如今遍地開花,嚴格說來並沒有多久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