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組要好框佔一半花鼓佔一半




框好,那麼對輪組的側向縱向剛性都有加分作用




花鼓設計好,那麼不只是張力側向問題,連驅動都能提升




 




框好聚焦的不只是剛性問題,其實另一個重點是重量問題




目前幾個知名品牌的輪皇重量大概在900-1150公克左右




 




以花鼓能夠偷輕的情況來看,得力於花鼓的部分應該不大




所以大家可以用加減乘除輕易算出一個框的重量是多少




 




扣掉花鼓的重量(250-300)框的重量僅能夠做到250-300




但是大家可能忘了還有鋼絲(或者說輻條)也有一定的重量




如果用鋼絲和鋁頭,那麼可能也要個200-250公克(看鋼絲數)





只有輕沒什麼意義




所以為什麼大家拚命要做三位一體,除了有益整體剛性,問題還在於重量




重量降低剛性卻沒有下降甚至要更好,所以為什麼輪皇會貴,道理就在此




 




目前全世界能夠做到輕又有剛性的框,其實曲指可數,大家想到了那一些?




LIGHTWEIGHT(發泡)CORIMA(發泡)雷諾RZR(硼纖維)外還有一家




大家想到了嗎?我個人知道的是航翊的SUPER框(材質的主體是T-1000




 




至於市場上被抄作很久很大的一個品牌,其實輕則輕矣,燒框的災情不斷




至少我知道印X安有一組被借出去,只騎了一次,框體的部分已經有烙印了




所以很清楚的一件事,框不只是輕而已,不燒框之外,其實重點就在「剛性」





胖胖框的優缺點




 




我不知道是誰走在最前,但是寬板確實在這一兩年來,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是不是報導上所說的對於流體力學有幫助我不清楚,雖然我已經騎了不少這種框




 




不過寬版框對於框體本身的「剛性」,確實有著加分的效果,側向尤其顯著




另外一個好處應該就是在「轉動慣量」的維持上面,會比「窄框」要來得容易




 




有一次我和某位車店的老闆聊天,談到我比較喜歡舊版的404而非新版




他告訴我其實新版的好處在速度拉到40以上之後,會變得非常明顯




 




聽到他的話之後我一整個無言,他的話我不是不懂,但是要到40以上?




因為,就一般車友的情況來看,要長期維持在40以上,並非件容易的事




 




事實是每個人或者都能騎到40,但是重點應該是「能夠維持多久?」




 




 




其實大家忘了一件事,轉動慣量之所以維持得好,不就是「重量」所造成




所以就我的理解,就算是航翊的SUPER框,一般的寬版都比窄版重了幾十克




 




對於原本「剛性」比較差的框來說,「寬版」本來就是一種「救贖」




但是對於原本剛性就很好的框來說,有沒有必要用寬版就是我的疑惑




 




雖然有很多人向我解釋過它的好處,但是說真的,對我來說意義不大




所以,雖然我對航翊的寬版框很有興趣,但是我還是喜歡窄版SUPER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說「寬版」的好處,其實是用「重量」換來的




如果要用慣量來看問題,那麼高一點的框其實也有相同的效果才是




 




對於假日期士來說,「慣量」越容易維持,其實意味著「重量」也越重




所以相對於在平地很容易表現的輪組,換到爬坡時,還能夠一樣優秀?




如果車廠要在兩種地形上都能夠使用,那麼重量就有限制最好還配重




通常這種輪組大概重量的上限可能就不能超過1200公克(原則上)




 




由於我自己並不是寬版的信奉者,所以我對於那個流體力學的說法---存疑




我個人的看法是對於框無法做到剛性時,流體力學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賣點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