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人寄來靈異上面最新的論戰,話題圍繞在C牌的M7.9鋁車上


當然嚴格說來它並不叫鋁車,應該是鈧合金所燒製成的車架


其實這台車很早就有了,過去我曾經有好幾次機會騎到,也有些模糊的印象


 


但是我的另一個記憶是,我曾經在台北自行車展中看到好幾家有用這個管材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印像呢?正是有人把它說的太好了,而偏偏我又騎過


所以,當我看到介紹文字提到它是M7.9鈧合金時,不免駐足看了一下


 


當然傳說中,有人告訴我它燒完之後的裸重是790克,所以才有那個稱號


所以當有人質疑為什麼拿到的車架不是那個重量時,或許是因為烤漆的關係


 


上個星期剛好有機會南下去做一個採訪,而對方剛好是用過這個管子的


而我知道,如果以製作車架來說,這家廠的技術更是業界數一數二的


不免在言談之中帶到了這支管材,而這家廠對於它的評價「其實並不高」


 


我知道我認識的這家廠其實在測試技術上,可能比測試單位還要全面


因此,我只能說有這樣的結果,應該是「測試而非單純的使用結果」


當然當年張夀生告訴我的那句話「質能不滅」對輕量車架而言,真的很管用




輕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強


不過,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要談國外的這個品牌,而是手中拿到的一支鋁架


自從這支車架那天被從台中帶回來,而且寄放在印地安後,我就一直不得安寧


因為車架帶前叉,再加上一個11/411/8的前叉碗,重量是1450


 


扣除掉那個一百多公克的特規前叉碗,車架的重量應該是在一公斤上下


所以,馬上有人要我把這支車架組起來,因為他們想知道組好之後的實際重量


但是,車架才拿回來而且要組也得選一台家裡的車來拆,小剛店長又很忙


 


所以,從上星期五一直拖到了這個星期一,才在我下了班之後把要拆的車載走


星期二一天,又是一個不得安寧的日子,因為有人催著小剛一定要把車組起來


當然組車過程中一直有人CALL我,當組好秤重時,果然那個數字是很嚇人的


 


根據那天在場的幾位損友的告知是,連同踏板的重量只有6.3公斤(夠輕吧)


嚴格說來這支車架雖然沒有M7.9輕,但是依然是相當可觀的,但這只是重量


其實,對於一台車做得多重多輕,並不是問題的重點,而是目的是什麼


 


當這台車被組好時,很多人當然想上去騎一下,了解一下實際的表現


不要說車友有這種念頭,連拿這支車架給我試的人,那天也來電垂詢


 


但是當大樹與老王騎完之後,感覺上似乎是有一點失望,覺得不如預期


因此,很多人告訴我,希望我自己試一下,看他們的感覺「對不對」


 


在騎了比較長的距離之後,我知道這台車為什「不如他們的期待」


因為這台車的設定是「輕巧」「剛柔並濟」以及「其距離騎乘」


包括我自己在內,對於它的「抽車表現」以乎並沒有那麼的滿意


但是,其實這台車根本就不是拿來競速用的,當然也就不偏向於抽車效能


 



 


但是如你說這台車剛性不好嗎?實際上完全不會,因為「路感顯示」剛性十足


相較於輕量化的鋁車只能顯示出某種程度的舒適性,加速效能「嚴重不足」


這台車的速度非常容易帶,嚴格說來這是一台「很容易讓你帶轉速的車」


 


或許過去我自己也有一種壞毛病,因為我一直喜歡談「戰車」希望車走在人前


所以,有人告訴我,不要老是在談「絕對剛性」而是要正視「相對剛性」的事實


而這一台車其實就是,對於整台車設定目的非常清楚,而且加以貫徹的一台車


 



戰車對我而言是個迷失


為什麼我很清楚這件事呢?因為當我告訴他我的質疑時,他馬上給了我答案


比如說,不是前叉的問題,而是相對於其它車架我們在XX強度上減了多少


至於我談到更輕快時,他告訴我「如果你想這樣,那我可以在XX做一些調整」


 


於是我知道,這家廠是「真的知道車要怎麼做」更知道「如何才能達到目的」


他告訴我這台支車架是根據「德國客人」的要求做的,他們對結果很滿意


 


相較於一大粒人的浪漫,德國這個民族做事都是「一板一眼,講求數據」


我朋友告訴我他那些新設備是德國人推薦的,他自己覺得「買晚了一些」


 


所以我很清楚,許多測試,只是為了知道做出來的車架的好壞情形


但是對於「因何與為何如此」其實製造者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


 


至於我談到的這家廠,它根本就是知道「所有的數據」而非「做不好」


如果你想要什麼樣的車,他的數據是「足以滿足你實際的需求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做車,那麼這樣的廠商才是最可怕的「首選」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