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顧想要朝量身訂做碳纖車發展,因此他弄了部PARLEE


原本以為這是一項奢侈 的享受,搞了半天他是想拿他做評估樣本


但,既然是評估樣本,那麼先決條件應該是你認為這台車要夠好吧


不然量身訂做了半天卻是台濫車,豈不是遺笑大方


 


因此,原本供在那裡的這支車架,順理成章的就被裝了起來


車裝起來就是要騎的嘛,但是小顧卻把它蔵在家裡


問他倒底這車是好是壞,只得到了個模糊的評論


 


它給我了一個連結,是國外網站談這部車的


(這個死小子,他是留學美國在美國工作的,但是我不是是阿)


雖然我的破英文上上網站還HORSE HORSE TIGER TIGER


看了半天還是覺得講得不怎麼清楚,或許是主觀太多


 



好壞很靈異


 


沒想到過了幾天,零一上竟然有人PO文,想想也好就上去看看吧


果不其然又是一個兩極,有人說車架很軟有人說車架怎個硬字了得


一支車架可以軟硬兼施,果然是人間極品,不能不說---好一個零一阿


 


我這個人一向不喜歡聽別人胡言亂語,雖然那些人也說我胡言亂語


想一想,只有真的騎到這部車,才能算個數,至於別人說的---就算了


 


當然我有這個念頭時,倒楣的就是小顧了


面對我要求借車,這下它只好把供品從神桌上給搬了下來


而且很小心翼翼的送到我家巷口,當然少不了千交待萬交待


老劉,請你好好的騎,上面有卡踏,但是請你不要摔壞了身子


這哪是關心我阿,分明就是交待我不能把這部車給---弄傷了


 


這個死小顧,車沒有用力給它踩下去,哪知道它剛性好不好


難道要我花拳鏽腿的騎那麼兩下了事,想都別想


車既然到了我手裡,就得給它好好蹂躪兩下子,不,是好好騎一下


所以小顧問我什麼時後還車時,我告訴他---車到我手裡當然是進得來出不去啦


看著他哭喪著臉,心裡不由得暗爽了一下


我告訴他:小顧,你放心拉,我不會把車弄壞的


如果車真的夠好,那麼我們不就可以進行我們的造車大業嗎


小顧聽了我的謊言,看起來臉上才有點釋懷


(嘻嘻,小顧你也太好騙了,什麼小顧也有上來看,那算我沒說)


 


南方流浪客訂了一套測試車的規矩,對科學來講---那樣做才客觀


為了公平和徵信於大眾起見,我還是說一下這台車的配製


車架---PARLEE Z4 零件CAMPAGNOLO第三級,輪組運轉版本的RT-050


至於本人的體重則不到65公斤


 



這台車好嗎?


我想這可能是多數人想要知道的答案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好壞,那我告訴你---好,而且是非常好


但是,對於習慣說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的人來講,只有好不是答案


對於這台車為什麼會好?我只想從一些客觀數據來進行解構



下管的腰圍


手上有幾台車,今天早上拿著家裡的布尺,去量了一下圓周


雲豹大頭管鈦---14CM 卜威KR300—16CM


CANNONDALE SYSTEM---18CM  SUPER SIX---19CM


 


基本上,在談論一台車時,主要是圍繞著兩件事情打轉


一個是結構剛性,一個是材料強度


 


可以看得出來,這些我手上被評為剛性極佳的車都有一個共同特徽


就是都有著一根非常粗的下管,一般而言這就是結構剛性的來源之一


 


當然如果要以雲豹做最低標未必是合理的,因為953更細但剛性更好


所以,這裡面可能還必須考量到---材料強度的問題


 


如果以金屬車架的圓周來看雲豹是最細的,其次是卜威再來則是誇張的CANNONDALE,不過騎過CANNONDALE這台戰車的人都很清楚,車子的剛性實在是有些超過了


 


PARLEEZ4是多少呢?量了一下,答案是16CM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和CANNONDALE比起來,這或許並不算什麼


但是不要忘了,很多做得更粗的車架都是所謂一體成型的做法


但是PARLEE---Z4可是採用LUG的做法


我記得過去有人拿它的剖面圖來看,內部非常的平滑


很多人是把這當工藝看,其實不對


因為平滑的做法有一點和拓凱的矽膠管技術相仿


它代表一件事,管子本身壓得很密實,那表示管子可能密度很高,而且更輕


 


事實以我騎過的C-50來看,Z4的剛性---我個人的看法是在C-50之上的


就目前所知道的數據來看C-50應該要比Z4要重了不少


Z4何以能夠做到更輕甚至更強,我個人覺得就是個有趣的地方了


除了可能是管徑上面的問題之外,在材料和工法上面是否有更獨到之處?


 



強化的頭管做法


目前為了增加頭管和前叉的穩定度,很多車廠都改採葫蘆形的頭管


Z4雖然沒有這樣做,但是在騎乘過程中,發現頭管制作非常成功


這讓我想起了當年採訪LITESPEED設計部門經理時所提到的


LITESPEED是先決定了五通和頭管強度之後,再考慮車架其它部分的協調」


回想起來ARCHON是採用了RAPPING的做法,但是PARLEE顯然也有自己一套


如果你仔細觀察,在頭管的上下緣都做了一定的補強



wishbone的後上叉


過去我記得可樂果曾經有這樣的做法,但是目前大家都不這樣做了


由於目前車架的剛性都做得很強,後上叉大家都採用扁平化的設計


好處是可以修改路感過於顛的感覺,這達到剛性舒適兼具的效果


 


至於採取wishbone設計會有什麼樣結果呢?


理論上來看,這樣車架的剛性會增加,路感會變得更明確,但壞處是---


車架垂直震動上面會有比較顛的感覺


不過Z4在這點上面似乎是只取了它的好處而沒有它的缺點


目前的感覺是路感因此變得更清,但是仍維持了車架的舒適度


顯然魚骨頭這個設計不是為了造型,而是有一定的考量的



不怎麼粗的後下叉


 


從設計上來看,如果車架要有剛性五通和後正叉一定要做得好


而一般車廠的做法通常是給你一支誇張的後下叉,那強度就不用擔心了


(想一想BMC或者是西米露的後下叉吧)


但是PARLEE的下叉並沒有做得太特別,甚至後下叉長度還是41


但是從加速性和路感上來看,這絕對是一台剛性很好的車,那原因究竟來自哪裡


其實我量過它的後勾爪,並不是那種誇張的厚度,而是零點八


 



那只有一個理由就是,你必須把後三角做一體式的考量



或許這時後你就會覺得那根魚骨頭在這裡真的是用的---剛剛」好


所以這台車才會有著一定的剛性但是如果採用長途騎乘,也不會不舒服


 


因此從設計觀點來看,我不能不說這家廠是真的了解車架如何設計的


看來小顧拿這部車來做基準,確實是有眼光,但是要超越這部車可能有一定難度


這一點我對於國內的車廠能不能做到,就變得更有興趣了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後記


今天有朋友打電話來問我,為什麼不寫測試,而用解構的方式寫文章


 


其實,所有的解構是建立在嚴格的測試後的結果


 


因為如果你認為這台車不夠好,那麼請問它有分析的價值嗎?


 


我的感覺是----了解一台之所以好在哪裡,對於做出一台超越的車才有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