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論騎車,我大概沒有什麼偉大的記錄
但是如果要談受傷,那麼----不光榮的記錄可以說一大串
這次彭叔回來,第一個星期就有一批車友去找他老人家
不過,正因為很多人想找彭叔,因此,更需要釐清誰適合去找他
前些時間和朋友小廖聊到一些有關脊椎方面治療的問題
他告訴我,美國目前有一個專科在教這些,但是國內並不承認
國內也有人去美國學這些,但是這方面治療是自費的
有關於這方面的理論,應該是建構在很多器官因為是「掛」在脊椎上
所以,很多後來的「器官病變」或許被認為是和脊椎有「正」相關
因此,包括脊椎側彎這樣的問題,其實是不應該輕忽的
什麼樣叫做正常
老實說,我不象小廖是學醫的,這方面的醫學基礎是什麼,我並不清楚
但是我很清楚一件事,我第一次「重傷」時,那時見到彭叔的經驗
我記得那時,他是這樣講的:你這次慘了,四肢都歪掉了,你的左肋骨往右邊斜
你上樓梯時是不是覺得很喘,你是不是覺得心跳得比平常要快
老實說,面對這些我能說什麼,我只能點頭如搗蒜
表面上看,好象人是一個很牢靠的結構,但是事實上並不是
你可以設想一件事,你在車上後面被一台轎車給撞上了
你都掉落到地面,除了撞擊時的力道,你掉下來的地心引力
你認為那個撞擊的力道,有可能讓你還維持原來的結構嗎?
人的表皮會把你拉回原狀,然後你的骨骼,好象還能正常運作
所以,你會認為你還是「正常」的,這一點西醫更明確,因為你骨頭沒斷
但是就象我這一次一樣,腰部那個撞擊點,已經痛了快十多天了
骨頭是沒有斷,但是你的不舒服是存在的,什麼時後真的好?不知道
其實我受傷的第一天,彭叔並沒有回來,那天我照鏡子,我的肩膀不平
我想很多車友在調整鞋子卡踏,會有如何讓兩腳一樣平的問題
其實當你這樣做時,剛好就印証一件事,你的肩是斜的,你的胯是歪的
這就是我所談的問題,事實上----你的結構早就已經歪掉了
但是人的忍耐力是很高的,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多半的時間裡可能是沒問題的
事實上,非常有可能,你一直到很老沒有治,也沒出過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有象那些可能面對了所謂的長骨刺,座立難安,才會真的需要治
我們所謂的健康是什麼?當你不覺得有病痛---就表面上而言,你就是健康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覺得你有病痛,可能彭叔也會叫你不用去找他
可是如果你發現你的結構是歪的時後,雖然你並不一定要看,但是一定要蹲
蹲可以讓你培養骨本
因為,你無法確知你會不會痛,你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後會痛
但是蹲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繳正動作,有助於你陪養年老時的「骨」本
一般而言,我們是希望真的發現自己有病痛,而且似乎治了很久都沒效的人求醫
但是,通常久病的人可能要有一點心裡準備,你「花了多久時間得到」
那麼你就不能期待治的人「一次就能夠讓你完全的好」
而且,當別人幫你把結構調到正常之後,你必須要自己學著「如何維持」
當然這時後,所謂的蹲功,就是絕對必要的功夫----這一點一定要切記
很多人認為,反正有人可以治,所以不會很認真的自己保持最佳狀況
那麼,不難想象,你的求診次數就會增加,而且你再犯的機率也會增高
這就是為什麼過去我會寫「結構與慣性之間的抗爭的原因」
老實說,我並不太算是一個好病人,因為我被撞的次數----實在是偏高了一些
當然就象這次,撞我的先生,我告訴他---你實在沒有理由撞到我
他也承認,他是騎在一台車後面想要超他車,因為他要趕時間
但是,他在超車時,才發現他的右邊有一輛車,他根本沒超的空間
所以,他才會這樣硬生生的撞上我,但是,你不能說你一輩子不會碰上這樣的事
你遇上一次就比中大樂透的機率還要高了,而我竟遇上了兩次
不過,如果很不幸的你和我一樣,剛好就是那個被命運玩弄的傢伙
而且,你很有必要要找彭叔施治,那麼你千萬要記住
施治,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困難,但是,如何維持,才是最重要的
幾點叮嚀
1. 電腦手、網球肘,其實是經胳變異下的產物,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治
2. 如果你的病痛因為拖太久而造成沾黏(鈣化)那麼在施治上就沒有那麼容易,而一些繳正的動作,就一定要記得做
文章是知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