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358  

很多人談呼吸就像很多人談靜座,重點不是在講重點應該是乍麼做

 

呼吸法訣精要是本小書,嚴格說來它是從南先生過去著作抽取出來的書

因為南先生過去也許談過很多次類似的東西,但從未因此寫過任何專論

因此這次有人把南先生過去著作中的文章編纂成書時,真是種功德

當然大陸有人認為這本書要賣20元人民幣太坑人。不禁令人發噱

 

南傳佛教很重視(觀呼吸)這個法門,市售書中類似書籍也有好幾本

如果你想要仔細閱讀這個法門,那我會建議你把那些書找出來仔細讀

但是你要找一本簡單扼要你可以讀得下去的書,這本小書其實就夠了

說它是小書是就篇幅來講,但是南先生這本書的格局可是一點不小

 

我過去其實觀呼吸這樣的書讀了很多,談呼吸的書讀的更多,但沒有體系

這一次我讀南先生這本書第一次讀時很輕鬆,沒花多少時間就讀完一遍

但是你要問我讀到了什麼?沒有。情況好像南先生上課時被罵的那些人

 

再看第二次第三次時,我才覺得我太傲慢了,我真的小看了這本書

我喜歡說你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在找尋百分之五的境界,這本就是

我不能說南懷謹學究天人,但是南先生講課的輕鬆很容易讓你變成輕忽

 

一般來說大師都有一個壞毛病就是,他覺得他講的某些東西你應該懂的

但是南先生顯然很有教書經驗,他很清楚談理論的一堆真做到的沒幾個

事實上學習佛法這件事如果你覺得懂了,和你有沒有修到完全是兩回事

 

一般的書叫觀呼吸南先生的書也是這樣命名,但是內文裡談的是出入息

事實上從呼吸到息應該有四個歷程,你千萬不要以為凡人一天就可做到

我是練過長呼吸的,我很清楚從長呼吸到內呼吸,絕非一兩天可以達成

 

事實上呼吸是從風再到喘再到氣最後才是息,這歷程長短應該因人而異

但是你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呼吸是從風就直接可以跳到息,做得到是福報

精要裡談到的(十六特勝)更是重點中的重點,但是要做到就更難了

 

事實上南先生在講的時後真的沒蔵步,特勝的前五項重點在(知)字

過去有人把重點放在數息,但是南先生其實並沒有特別重視(數)這事

不管是=( )或者(數)的重點其實都在「心」上面,這點是最重要的

 

十六特勝前五點講---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到除諸身行

如果你把它當流水帳創就會忽視長短或者遍身都已經是某種情況或境界

南先生自己講有人的氣可以像莊子講的(真人之息以踵)就是種證明

你認為那是怎麼來的,是練來的,這種情況一天可以做到?根本不可能

 

過去有人教我崑崙仙宗的長呼吸,我是從七秒練起的而且練了好些時日

我的朋友一口氣可以吸到一分鐘以上而且練到聚氣成丹一氣流行的層次

 

他是那種每天沒事就看電視時間多到無法打發的人,才給他練了起來

而我們這幾個被他教的人,就算練得勤,我所知沒人可做到像他一樣

 

道家喜歡講百日築基,按照現代觀念無非是--天才是一萬小時的努力

講得現實一些就是把陳述記憶給練成了工作記憶,沒耐心是做不到的

 

中國人喜歡講知易行難,不是真的不好做,而是練到內化就是要時間

所以除了老先生老太太有著許多時間的人,或者才有那麼點機會做到

 

以腦神精科學來講,這不是什麼複雜的哲學問題,就純是本能的限制

黃易在大唐雙龍傳裡寫天刀宋缺傳寇仲「身意」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

再回到中國老祖宗講的「熟能生巧」,無非就(只)是記憶內化的結果

 

南先生一句話輕輕鬆鬆代過的其實很可能你大腦努力了好幾個月的做為

所以我一個朋友很喜歡談佛法讀佛書,但是(做為)一點不像修行人

因為修行人是去做的,不是用講的,就和南先生講的你(空)不掉一樣

 

我的長輩彭大師是和南先生學過的,他常開玩笑不要相信南先生教的

在他看來南先生和我們一樣是人,但是也不是人,他是老虎我們是豬

我知道他想告訴我們人比人氣死人的道理,不要一味相信有為者亦若是

 

事實上在南先生時代裡可能就已經做不到,現在忙著滑手機更難做到

現代人講的是速食性的知識講的是懶人包,南先生就只能變成了傳說

 

呼吸法訣精要其實就是最基礎的也是修止觀法門很重要的基礎做為

就像南先生說的誰在(觀),你認為那個在觀的某個人究竟是誰呢?

和南先生其它著作比這只是本小書,但是你不去做,那永遠也練不成

你真的懂了那你會知道最複雜的道理在最簡單的開示中隱蔵著線索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TUANEE 的頭像
    LIUTUANEE

    剩騎士與只瘋車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