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9KXaYL  

我對很多事物的醒悟只能用后知后覺來形容,當年寬框流行時我一點都沒興趣,記得有次在高菖和煕哥聊天,他問我騎過ZIPP-404沒有,我說騎過,但我說騎的是窄版,他勸我騎寬版試試,我問:為什麼,他回:速度上了40后和窄框的差距會變得明顯,速度會對事物有影響,當時只是種知識而非經驗,直到我測試的產品越來越多,我才發現,速度有些時后真的就是某些應該有的差距的正確解讀,就像某個全碳絲輪組的問題一定要在下坡過彎時才會變得明顯一樣,TRAIL-60TRAIL-53什麼情況下差異會變得明顯,框煞和牒煞差異什麼情況下你會發現?

 

很多人的測試文寫的好像不買對不起自己,但是,那是真的嗎?不寫得天花亂墜,你會相信你會掏錢?一樣空力化差異有多大?大到你必須把原車賣掉換新?當年我打羽球時,一兩星期就要上躍馬中原一次看有沒有新球拍,現在拿起手中那二十支球拍,真覺的差異有那麼大?事實上球拍的重心做前做后才是影響手感的關鍵(攻擊拍和防守拍的區別),為了那些細微差異去買----現在來看就是(蠢)。球拍就3-5000,公路車可不是只有3-50000,但是廠商要如何說服你掏錢?你有沒有想清楚?重點來了----差異是存在的,但是差異有時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統計學是個數字魔術,效能提升百分之五十,只是百分比下的34位數---重要嗎

 /tmp/phpUvKnir  

顧大那天問我:到底有哪些碳纖車可以在歷史留名?事實上對我來說碳纖車之所以有時代意義多半是因為「工法」,早期的TIME所以很多人喜歡真的原因並非時間就是金錢而是其樹酯導入型做法,但是這種工法既費時又費事,直到矽膠管的技術被廣範應用之后,還有誰真的會把TIME當一回事,當年拓XSCOTT-CR-1的製作上使用了新的技術,讓一體成型那種五通包尿布的做法被逐漸淘汰后,車架重量成了技術先進與否的標準,大家才開始拼重量,雖然大陸的台灣碳纖廠多半是近親繁殖,但是技術上依然有著差異,所以所謂的名駒與否與其用在環法拿到幾次冠軍來檢視不如用工法演進的時代意義上去論述更有價值。只是多數的車友和碳纖廠並不熟對碳纖工法也不可能有像我一樣淺薄的理解,所以拿來說嘴的無非就是賣車的人給你的資訊罷了,講的好像法像莊嚴其實意義真的不大

 

多數碳纖車其實就只是代工的產物,代工廠只是負責製造,技術演進對代工廠有意義,但是品牌商未必會買單,舉個最簡單的例子,SCOTT-CR-1有時代意義,讓SCOTT頓時揚眉吐氣,但是SCOTT馬上就(轉單)了。另一個例子大家常聽我講CANNONDALE-SUPERSIX-HM,那是拓X代工的傑作,也是CANNONDALE歷史上賣得最好的時期,但是為了偷輕,CANNONDALE找了彼得。丹克設計EVO馬上就把頂級車的訂單轉走,所以代工廠真的會心存感激?我常說超六-HM是一個意外,廠商對於好在哪(根本就不清楚,因為是代工的),對於製作成本的重視根本就大過於對好的堅持,廠商在成本問題上不斷逐水草而居,然后告訴你這台車這裡那裡怎麼樣,拿來騙一般車友夠用了,但是對於熟悉這個產業的人真的也行的通?彼得。丹克做了很多濫車,但是閃電、CANNONDALE還趨之若鶩,那些根本不怎麼重要的空力、重量倒是騙了一堆不懂技術與工法的消費者,為什麼?因為品牌商和消費者處在相同的(同溫層),如果品牌商沒有把技術抓在手裡,那真正的設計真正的(好)無非就是癡人說夢罷了。為什麼我只談幾何與工法?

 /tmp/php79CGWG  

車是永遠買不完的,大量製造的產品價格並沒有壓低,如果消費者還願意買單,品牌商怎麼會因為看不見的手而反省?你把牒煞車寫得多好多好,請問有什麼理論根據嗎?一部車的幾何完全相同(但是存在牒煞和框煞的差異)你騎不騎得出差別?我認識的車友告訴我它不怎麼騎得出來,我認識的選手告訴我差別很明顯,事實上一般車友也不是騎不出來只不過比較危險罷了,如果你的速度拉不起來那在操控可以鈍化的情況下好車和壞車對多數人來說還真的不怎麼明顯,除非好壞本身真的差得很明顯(剛性)。如果你對事物的「本質」不夠了解,你就只能相信品牌商的廣告,你就只能相信一些代言者的測試,問題你覺得這些代言者的能力真的能騎得出差別?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