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越來越複雜但真正專業的人卻成了稀缺,那些所謂的專家就真的成了專門騙人家,當年有個小傢伙一直把(非線性)掛在嘴邊,非線性成就了霸業卻成了瑕疵品的最好解釋,政治人物瘋著撈錢,卻告訴你只有他救得了台灣,廠商瘋著騙錢,卻告訴你它給你的是最好的產品,大概廠商所謂的好也就是那項產品「剩下」的優點,撇開這些科目,這些產品都是國王的新衣,同溫層成了行銷最好的範疇,社群軟體成了行銷最好的載體,不斷的測試文像是人工智慧的創作,去掉產品名稱背后似乎都有著類似的劇本,看不懂的人還真以為他它她是大溼,事實上只是高級的業配,你能怪別人怪這個世界?還是該怪你自己?
宋明理學講格物致知,事實上每項產品都有它的作用,但是凡物有成有毀,平衡是最難獲得的結果,某些產品設計所謂的優點其實更多是缺點的偽裝,當年有人說輪組是非線性的,無非只是為它錯誤的花鼓設計做包裝,誰曾想過當年股東拿了三百萬給他創業,結果只成就了它,這個包裝完美的它,有誰想過這家廠那麼多年過去了「沒有設計出過一棵沒有問題的花鼓」,他說毛爹做為他的學長對花鼓的研究還不如他,簡直和桃轅豆干一個口吻,他的輪組那麼神越到后來越沒人買,最后只能靠替別人設計維持,我對輪組的知識都是從毛爹那學來的,從這個小傢伙那得到的一丁點對花鼓的認知最后都被毛爹深刻的功底所覆蓋,唯一讓我唸唸不忘的大概只剩(非線性)三個字,因為所有的瑕疵都有了最好的解釋。
朋友中像NELSON SU這樣花得起錢也騎得出差別的可能不多,前些日子他談及舊版R3和新版R5操控的差異,言下對R3多了幾分念想,印像中R3和R5同個幾何,一查始發現新舊幾何有差,新版BB DROP做了較大更改,我用我設計車架數據驗算的軟體試算后發現,這台車和雞排一樣都是不平衡設計。我相信多數買的人都不會發現,因為這個差別在下坡時才會變得明顯,多數人還以為是自己騎車技術的問題,NELSON是騎出來的而我是算出來的,你呢?
每個人唸書時都聽過力學真搞懂的沒幾個,能運用的更少,公路車的幾何是精密的力學運用,平衡運算更是複雜,車廠都未必有此能力(想想那些設計錯誤的前軸距)一家廠幾十年來換過幾次幾何?某家廠說它家幾何是選手測試所得,是依照選手的要求更改,每個選手的條件不同,變項就會增加,合A選手的對B選手就一定最好?別提合乎選手未必合乎你了,這些,品牌商會很有良心的告訴你?當年雞排撲天蓋地的講幾何做了多大改變,還找了一堆人測試,真把幾何拿出來改了多少?就一個尺吋做了0.5度的改動,你覺得這微不足道的修改有多少人騎得出來,當年我書車架也學某位前輩角度寫個74.125,鈦郁告訴我做不出來連工差都比這個大,我才知道原來外行人這麼容就上當。那些高大上願意讓你掏錢的做為滿足的不是事實而是你的虛榮心,如果消費者的檢視能力為零,車廠需要認真砸錢研發嗎?想想看那些一天到晚把碟煞的優點說成是不燒框和下用天可以騎的人,且不論誰下用天會喜歡出去騎車,真的仔細研究過嗎?
某廠商有句名言:瑕癡品才好啊,這樣才有更多進步空間,消費者才願意不斷掏錢出來買(新)的產品。想想我的知慧真的比這些有錢人差多了。怪不得武俠小說裡常講:想要發得從窮人身上刮。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一棵碟煞花鼓和一棵C夾花鼓的差異和這樣的差異對車架騎乘的影響,然后我才了解到那些規格改變對於輪組所形成的制約,為了讓安全性提升要如何利用非線性的借口給消費者一種高大尚的形像和認知,才發現原來天才都在這些人當中,怪不得蔡小英會說你們都是最聰明的,因為只有白癡才把詐騙和抄襲當成真理。怪不得現在好車那麼多,這些廠商都可以去申請好人好事代表,而那些社團裡的大溼都成了神。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周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