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要很會騎車,但是絕對可以騎得健康快樂
小鍾是我很早就認識的車友,他也是雖然不怎麼懂車但騎的很認真的一個人
在我認識他之前,他就和雲豹訂了整車的853後來陸陸續續買了運轉的輪子
一直以來因為騎的距離不長,雖然沒有做FITTING,但是也沒出過什麼大事
記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告訴我他騎了一次長途,距離應該有一百五六十
回來之後,他的膝蓋腫了起來,後來為了這個緣故,他大概休養了快兩個月
他來找我,我以為他是想找彭大師看腳,後來發現不是,他是想知道為什麼
我幫他做了一次FITTING才發現,小鍾他徹徹底底的就是那個幾何怪異的20%
他的身高不高,但胯高則是離奇的低,相對於下半身來說,他的上半身比較長
因此,車架的幾何和身體的幾何之間根本就缺乏「正確」的對應關係
如果以「車騎人」和「人騎車」來說,這樣的情況,他勢必得要車騎人
但是,專業騎士或許可以忍受這樣的情況,假日騎士卻未必有這種能耐
因此,我告訴小鍾「車架幾何對他來說很顯然重心位置有偏差」而且「不能調整」
所以,我的建議是他這台車可以「將就著騎」,但是為了安全不要超過50公里
偏差值大受傷的風險也高
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真的天天騎到一百五六十的機會畢竟不太多
對於多半的時間來說小鍾騎的都還算是安全,但是一超過一百就掛了
因此,小鍾最後不得不相信我所告訴的情況是真的,但是這樣挺麻煩的
有天他騎去印地安找小剛,小剛用了0.875還是0.911幫他把座高做了調整
調整之後的他,用了這樣的設定去騎比較遠的距離,結果是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天,他打電話和我討論這件事,我告訴他,對我來說這樣的做法可能不行
他想知道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這種做法「一定要用卡踏」但是我沒有
因為這樣的騎法沒有用卡踏會騎得非常辛苦,甚至於是「根本就勾不到」
小鍾問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從源頭解決」,我告訴他「大概只剩下人騎車」
基本上以小鍾的情況就是「訂製」,但是這未必是每一個車友都會追尋的事
小鍾說他還要想一想,問我有什麼車可以建議,當然這還要考慮一下預算
我告訴他「大頭管鈦」或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不要?他可以自己想一想
考量安全和效率做了妥協
那天,接到小鍾的電話,他告訴我他想訂做,問我,可不可以幫他設計車架
我告訴他畫這支車架是沒問題的,但是,他的FITTING部分可能得要重做
FITTING本身做了一定的還原,但是身體數據和車架幾何的偏差值真的是有些大
所以,在考量了0.875的數值之後,我做了一定的調整,這部分小鍾很滿意
老實說這支車架是有些難畫,因為全然以假日騎士為考量,那麼效率可能不好
但是,如果是以車騎人為考量那麼就喪失了訂做的意義,必須是妥協下的最佳化
由於大頭管鈦的RAKE是43,所以是以RAKE43的設定下反推整個車架的幾何
我希望這台車能夠像之前找我畫車架圖的車友一樣,能夠陪著小鍾南征北討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