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者按:今天起接連四天,是每年一次的台北自行車展,7-10


對我來說,每次車展就是我認識廠商和學習的日子,今年也不例外


去年,我曾經為車展的觀察寫了一系列的文章,今年則期待有此機緣


如果車友們放假的話,我期待大家都能去展場走一走,不管有無看到新產品


 


 


那天,一位朋友聊到某些車店對於我這個人的批評,質疑我說的可「參考性」


相對於他的轉述,我也回答了我個人對於這件事的看法,請他自己思考


 


我問了他:我是車店嗎?我賣東西嗎?還是我為某些產品代言呢?


基本上我早就從某些論壇中絕跡,我的部落格告訴你,這些都是「個人觀點」


 


我對於別人還在談論我「感到無奈」,當然為何被談論我也「心知肚明」


基本上做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尊嚴」做為鳥鴉我很清楚那是必然的「下場」



做為鳥鴉的下場我很清楚


至於我說的是對的或者是錯的,我講的話「有效性有多大」別人有批評的自由


但是,對於那些「批評」是對或者是錯,我想,你自己應該要有點判斷能力


 


我覺得我的朋友提的一個問題是滿有趣的,他問我為何沒繼續寫測試文?


對於我來說,我不寫測試文是很久的事了,基本上,並不是不寫而是資料不足


 


以前產品拿至手裡,總是有一些馬上就想試一下的衝動,但是現在全沒有了


因為當你對產品了解得夠多,當你知道「怎樣才會好時」那麼你不過是在驗証


 


也就是說產品本身試不試,對我來說意義己經沒有那麼大,有些根本不想試


原因是,根本不用試,為什麼不用試?因為你根本就知道「那不可能會好」


 


東西要會好,存在著能夠好的理由,如果這個理由不存在,那怎麼可能好


其實多數的產品, 不過只是在「創造需求」不意味著它是「值得生產的」


 


當然你可以說我的觀點是懂得的人的想法,或者有能力購買的人的想法


畢竟大家都想用好東西,但是這並不意味「大家都有能力買好東西」


 


其實這個講法看起來對但也可以說是錯的,因為買東西本來就是看能力


這並不意味「在你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沒有好東西」,我想這點很重要


 


LW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貴,它是「又輕又強」的代表作


但是你為什麼一定要又輕又強的產品呢?還是你不用一定要買LW


我想這就是你應該要思考的問題了,因為某些根本就是觀念問題


 


比如說你有沒有注意到SHIMANO只有DA才有分243550的高度


你有沒有想到為什麼第一級才做這樣的區分,難道不是考量能力或需求


對於入門者來說它有能力去購買那麼多「功能需求」的輪組嗎?


其實很多都是事後被別人「影響」聽了別人的話之後所產生的「慾望」


車店介紹產品是天職


當你只有能力買八千一萬的車時,我不知道我們還能夠「計較」什麼?


所以當你只騎到第二級第三級時,廠商提供的自然是「全功能」的產品


 


對於車店來說「介紹產品」「創造需求」本來就是他們的天職,不然吃什麼


就像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友已經把單車雜誌看成是「產品目錄」來參考一樣


 


但是我並不是車店,我並沒有「生存壓力」需要測試乃至於介紹產品


如果我要做測試,那應該是在理論和實務之間,看有沒有「存在落差」


 


如果這個落差是存在的,那麼就我就要問「為什麼」做為改進的參考


所以,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我的測試是集中在我在追求或認為好的產品


 


其實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這個世界能把東西做好的廠或許並不多


所以,你沒有必要像某些人一樣,花了很多的心思或者精力走翻那些介紹


 


車店做部落格或者到論壇打廣告,其實是它們生存的「必要手段」


但是,你如果沒有「判斷能力」讓你買到了事後後悔的東西,也是你的事


畢竟,在這些過程中你有自由進行買或者不買的選擇,只不過你做錯了



靈異上問產品風險很高


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廣告」,這個世界最缺的就是「正確判斷的能力」


所以我會儘量不去觸碰那些「被批評為有廣告嫌疑」的產品,給別人批評機會


 


不過對於許多人來說如果沒有產品來創造他的慾望乃至於激情,就會受不了


那麼我想,我的文章乃至於我的觀點,就不會是它的首選,這點他可能要弄清楚


 


其實對我來說,現在上去靈異一次就不禁覺得「現在的廣告文」還真的很用心


如果只是在創造「視覺效果」而不去碰觸功能好壞,那麼絕對會是成功的作法


但是,產品真正的高下其實是在功能而不是塗裝,所以,相不相信,是你的問題


 


老實說在靈異上問人家產品怎樣在我看來「風險很高」因為你知道你問的是誰?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