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liutuanee/1381377558-91153295.jpg)
什麼樣的情況應該要保固?我想這是製造商應該說清楚講明白的一件事
我想這樣的的事情,可以用新聞界過去所發生的一些情況來解釋
在某個政黨執政的年代裡,跑政治新聞的記者,都變得十分小心謹慎
本來政治人物透過媒體放話,是一個很常有的現象,但不至於栽贓給媒體
但是在這個政黨執政時期,這個潛規則卻被打破了,媒體常成了受害者
所以後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之後,採訪的記者都要錄音,以免到時被說造謠
基本上,這種採訪的潛規則是建立在互信之上的,一旦被打破雙方都受害
所以保固這個問題究竟該如何處理?不要變得吵得有糖吃,很重要
我個人覺得,到零異上面放話以博取認同,讓某些打手來炒作,並不值得鼓勵
因為如果這樣,那麼幹嘛要建立原則,尊守原則的人豈不變成傻瓜
但是,如果整件事情變成各說各話,那麼似乎又成了羅生門,也會有問題
我不知道過去不同產業之間的例子是不是可以拿來做樣本.=?
但是如果現在不建立一個標準作業流程。那麼這家公司顯然會倒大霉
什麼樣的作業流程?我想這應該是每家公司可以自行訂立的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作業流程裡面應該要包含下面幾個元素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這裡面有太多人比我有經驗
也許在看了我的不成熟看法和細節之後,可以提供更多的修正
新聞寫作講求幾個面向----人事時地物,我想保固事件的流程亦不外如此
基本上標準作業應該要記錄1.什麼人(消費者)2.什麼時間3.那一家經銷4.什麼問題?5.如何處理的?使用的是什麼理由?如何判讀的的?消費者的反應是什麼6.如果消費者對於這個原則有疑問,應該要找誰?如何連絡
基本上我個人認為公司本身對於整個處理流程是應該要做成表格的
只要是賣公司輪組的的經銷都應該要有這樣的機制,而不是上了網才知道
至於通報機制這種內規,我覺得任何一家公司都應該建立,以免責任歸屬不清
過去,其實航X和消費者之間常常屬於各說各話的情況,因此各有怨言
如果建立標準作業機制,那麼應該來龍去脈都會很清楚
講得難聽一些,如果有人想要吵作,那麼就可以把整件事情掀開來講
這樣,如果有人想借題發揮,那麼是非對錯擺在那很清楚,自有公評
既不會淪於黑箱作業,同時對於那些尊守遊戲規則的人來說---也更有保障
基本上我個人的看法保固的屬性應該是屬於「製造瑕疵」
至於如果回答是「人為破壞」應該明確告訴消費者----判定是從那裡來的
因為所有製造流程應該都做過標準測試,所以人為破壞一定有痕跡才是
基本上廠商應該比消費者有更多的經驗,知道問題是怎麼發生的
所以人為破壞的情況,必然會留下証據,不然從那一點可以看出有人為
如果廠商能夠舉出明確証據時,我想清費者應該不至於再理不直而氣壮
而一旦如果這件事被PO上網時,廠商也可以立即做到舉証,要求撤文
基本上現代社會裡面,這樣的情況會繼續發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我個人的感想是一切訴諸於所有的標淮程序,這樣廠商也知道問題在哪
不然如果經銷推給廠商,廠商又認為是經銷處理不當,倒霉的不只消費者
製造本身也會因此而賠掉了商譽,而且還不知道是死在那一個點上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