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本上,這樣的題目問的到底是什麼?我想應該是滿有趣的


我個人的感覺是你要如何知道輪組的表現是什麼?這要從那裡看


這可能是當你在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時,所必須要先想到的


 


基木上所謂的輪組軟硬指的是什麼?你在談的其實是一種「感覺」


當年肥油貓在談C-40車架時用了一個術語---反差極大層次分明


表面上看起來,這句話好象講的也是感覺,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肥油貓的講法其實是可以還原為數據的,也就是不同檔位的速度


車架有「剛性」所以它的變形量很小,反映在速度上就是隨著檔位拉升


所以反差極大層次分明可以用速度的變化,來說明車架剛性的重要


 



變形量


基本上用「軟」「硬」來形容輪組是不是很恰當?估且不論


但是就前面所提到的,軟硬似乎是一種身體的感覺,是踩踏時的回饋


但是這個回饋是從那裡感受到的呢?其實在你的回饋中的形變量感受到


 


也就是說你的形變量越大的話,那麼你會感覺這組輪子「越軟」


如果你踩下去你覺得好象立即就把力量「回應」給你,那就是形變量很小


於是你就會認為這組輪子的「剛性」很高,所以你會覺得「很硬」


 


但是這裡可能要注意的一件事是:同一組輪子,可能每一個人的感受會不同


為什麼會不同?因為每一個人的「體重」和「POWER」並不一樣


所以當力量作用在輪組上時,可能所造成的「形變量」不一定會一樣大


 


一個八九十公斤輸出功率很大的車友和一個六十公斤的車友輸出不會相同


所以同一組輪子非常可能有人會說「軟」但是對於另一個人可能卻覺得「硬」


所以我們之前曾經談過,輪組其實也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挑選


 


當然輪組的「軟」「硬」雖然象是感覺,但是還是能反映在速度上


變形量越大的輪子,由於吃掉了你的輸出,所以慣量的維持不會太好


 


當然反映在速度上就是不會拉升的很直接,你踩了半天,效率其實並不高


當然如果變形量越小,那麼保持在輪組上的慣量,會讓你速度很容易維持


 


基本上,就等同於你只是點一下點一下輪子就會很輕易的前進


甚至你只要再增加一些輸出時,那個速度會抓升得更快,很快把你吸乾


 



剛性從哪來?


所以你現在知道了你所談的「軟」「硬」其實就是形變量和剛性


這時你可能就要再進一步想下去,剛性怎麼來的?


 


於是你又回到了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結構剛性」和「材料強度」


什麼是材料強度?材料強度有什麼重要?其實是很值得留意的


 


比如說金屬框框台灣的XR-200和瑞士的DT--R1.1,你覺得那個材料強度高


如果是編輪的好手可能會選擇DT—R1.1,因為剛性比較高,張力拉得也比較高


 


但是XR-200框比較輕,所以很多爬坡輪都拿這組框做為首選


不過因為這組框比較軟,事實上,在速度反映上尤其是平地,劣勢就會顯現


框輕加上剛性不是那麼好,所以速度到了瓶頸之後,很難誰拉上去


 


一般編輪高手很清楚,某些偷輕的金屬框可能編都有問題了,如何談得上張力


如果連張力都談不下了,那麼結構又會好到哪裡去?又談得上什麼剛性呢?


所以輪組表面上看起來好象不怎麼難了解,本質上卻是一環扣一轘


 


當然,如果你把「重量」考慮進去時,那麼剛性的問題會更複雜


因為如果你的框很重,可能你的「剛性」也會相對提升


但是這樣的輪組顯然是以犧牲「重量」做為代價,對比賽來說並不有利


 


這也是為什麼最後輪組,在材料選擇上會走到碳纖這條路上的原因


因為碳纖不只是在材料強度上面擁有優勢,而且在重量表現上好太多了


(當然對於那些目前框重仍做在四百公克附近的輪組廠是不在內的)


 


至於給構剛性,其實對輪組來說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因為所有的輪組其實都是框花鼓和輻條三者的組合,但是變化無窮


 


雖然我個人認為「花鼓」的重要性,在這裡占的比例要大一些


因為張力平衡將導致縱向和側向剛性等種種表現的複雜問題


但是框乃至於輻條依然在這當中扮演了關鍵的作用


 


一般來說結構好的輪組如MAVIC或者跑零瞎貓踩踏效率都很高


因為這樣的輪組比較接近於所謂的「絕對剛性」所以比較不會挑人騎


但是結構剛性基本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在此就略過不論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