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熊熊兄的來函是這樣子的(原文經過重新編輯排版)


「各大廠的一級車架調性也差很多的


我們隊上目前有TIME RXRPINARELLO DOGMA、可樂果 EPS c59CERVELO-R5BH G5DEDA 一級車架


鈦車的一級車架也有三大廠的、雲豹 953也有


剛性就不用說了、體重太重的話,爬坡根本不需比了


 


挑適合的輪組比車架剛性重要,很多輪組遠比不上車架硬


一上坡抽車擺車節奏就亂掉了,車架跟輪組的回彈速度差太多


 


台廠輪組用在一級車架上,感覺大都跟不上車架回彈,擺車都要等的0.1


如果輪子比車架硬的時候,又會覺得像坐船,力氣在波浪中吃掉了


不管軟硬,果二者搭配的剛好,抓好節奏那才是最有效率


 


我們都會用TIME RXR裝上各牌輪組去爬山,輪組軟硬一趟就知道了


 


我家在大田隔壁,我們也會跟大田車隊的騎車,他們代工哪些車架你應該知道


他們自己生產的自有品牌車架,騎起來真的是.......跟代工的品牌也差太多了吧


 


大田說----有些牌子原料跟設計全都是對方給的


做好後連同廢料,跟剩餘的全都要還它們,都用秤的,一公斤都不能少.


 


代工廠哪一間不重要,重要的是品牌商對代工廠的要求是啥,以及品管做到哪邊品管成本遠大於生產成比,這也是台灣人最不願意花的成本


 


6xxg的車架也試騎過二台,R5- caBH 新的,一般休閒騎分不出剛性的好壞


但是給選手騎,他們都說---明顯的比1000g上下的車架軟


暴力抽車時回彈也慢了點.


 



拖其實是偏軟


 


過去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車架剛性與輪組之間的對應關係


測試車架是雲豹出的雷諾953----這應該是目前剛性最好的幾部車之一


 


當時,我的感覺是雲豹的953是一支不對稱車架,前硬後軟


但是因為材料強度的關係,一般人不太容易感受車架的剛性分布


 


如果用MAVIC一級輪組測試時,那種剛柔並濟的感覺是很誘人的


倫倫兄是用TIME RXR來測輪組,我則習慣用雲豹的953來測試


其實倫兄所談到的回彈間隙零點一秒,就是我們所說的LAG


 


而這種LAG之所以會形成,一方面是結構剛性的問題,一方面則是變形量


過去為什麼我在輪組上一直強調----輕沒有用,而是要做到「又輕又強」


 



碳纖的變形量很小


 


這部分的問題是要透過材料和結構力學部分來解決----而不是做單層框偷重量


倫倫兄的車隊測試的結果,其實再一次的印証了這個做法的必要性


 


目前來看鋼絲輪的變形量要遠大於碳纖輻條(這部分未來會寫一篇專文=


台廠過去並不太重視有關結構力學的問題,當然對材料的使用也沒有那麼講究


所以,在輪「王」的領域裡面,其實台廠一直是沾不上邊的


 


但是,航翊在做出CP-006之後,這種情況似乎存在著改變的機會


當然CP-006在重量和剛性上其實都已經是一級輪組的水準


 


目前已經進入最後測試階段,如果能夠通過重量級入士的爆操


那麼這組輪子正式上市時,或許就值得大家來測一下了


(航翊目前的選手劉書銘是騎這一組比賽,但是書銘---太輕了)


 


而有關於車架剛性的問題,其實過去我所接觸的一級廠都會說


最好的重量應該是在一公斤到九百公克之間


至於做到八百公克以下的車架 ,其實在強度上面都是有降低的


 


為什麼大廠最後都會玩限重的把戲,其窴問題也就在這裡了


過去和LITESPEED BRAD談時,他曾經談過一個相關的數據


就是一支鈦車架對選手來說可以用兩年,但期間卻換了四十幾支碳纖車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