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大大的回答 那撇開先身體的幾何不說 如果買了車架在來FT 是否會產生設定上的問題?????
朋友有推TREK的6.9 和KUTA EVO 不知道大大對這兩車的看法為何?可否不吝分享一下。謝謝
COLNAGO對我來說不算好車,TIME對我來說沒有吸引力
我也使用名牌,但是在你購買名牌的同時,你是否問過:它是否適合你
對於車友的詢問,我個人認為有二件事可能是必須弄清楚的
你是否懂得車架設定的理論值?你是否懂得自己身材的幾何
其實我很多問題的答案是針對「我」來說的,當然還原到各位就是對「你」而言
很多車廠的車架設計,是存在著「目的性」,比如說CERVELO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這樣的設計是不是適合「你」這可能就是你要問自己的
車架好壞可以從理論值看
比如說CERVELO改款前的設計,其實相當的極端,必須要有很好的操控性
但是,因為它是環法的名車,大家很容易認為騎得不好,是自己的問題
是,騎的不好,當然一部分是自己的問題,但是操控性在設計時就存在
這個問題就是車架在設計上必然存在的風險,但是這未必是每一個人都懂的
因此,如果你不懂車架設計的理論值,那麼在騎乘時的一些問題必然會浮現
很多人來問我說:劉大你覺得XXX的設計怎麼樣?
而我也常常反過來問他:請問你看過原廠的幾何了嗎?那你覺得它的特點是?
所以,很多問題,所謂的好不好,其實是必須用還原的方式來看的
所以當你還原到原廠,比如說TREK或者KUTA的幾何,你可以大談它的理論值
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一件事,你了解了原廠幾何了,你了解了你的嗎?
這次的CERVELO R5C,其實上管設計是有它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你只覺得它很棒,就買了下去,完全無視於你能不能騎?行嗎?
所以,這又回到了一件事,就是,你了解你的身體幾何是什麼?
你是偏向衝刺型還是你根本就該選擇爬坡型的?這些取決於你的身材
如果你不懂這些,你可能認為選了車之後再來調整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之前我們在談FITTING時也說了一件事,所有的量身---都是事前做的
為什麼?因為你並不清楚你該騎什麼性質的車,如果不能調整呢?
事後調整問題很多
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事後可以調整,這也許對也許錯
因為可能沒有人告訴你,調整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你如果超過了那個「限制」那麼你很可能就變得完全無法調整
所以包括買成車可不可以調整,其實都是「事前」就應該知道的事
所以,如果你的FITTING是事後做的,那麼問題就來了
如果你運氣好一點,剛好買到還可以調整的,那就算有救了
但是,如果你買的是不能調整的呢?那你是不應該要把車架賣掉呢?
有人來問我,它座墊應該退多少,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換成是
其實,除了座墊後退也有限制不說,你如果退太多,你覺得你能騎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觀念的問題,但是卻始終被有人混淆了
你可以設想一件事,你去車店,他當然告訴你:都可以調整
如果它根本就不懂,或者它根本沒有設備,但是它還要賣車阿
那請問:你去了這樣的車店,他會告訴你什麼樣的答案?你要相信什麼?
你應該告訴它,如果它說可以調整,但是事後不能調整,簽字說可以換
如果你和店老闆這樣講,白紙黑字,那你看:他敢不敢隨便和你亂說
做得好,得有點本事
另外,或許品牌商都想要把車架做好,但是它也得有那樣的技術
現在的車架很多根本就是由代工廠來操刀,如果你只為了省錢
而這家代工廠的技術很鳥,根本不知道做車的「眉角」在哪裡
那麼,你最後看到的可能是一台粗粗壯壯的車,騎起來就是---死硬
做車其實存在著不少的技術,這些都是廠商的KNOW HOW
懂得的廠商知道那裡可以偷輕,那裡需要補砂,乃至於什麼樣的效果好
但是不知道的廠商,就是做了半天強是強了,但是重量根本就減不下來
所以,如果代工找到的是技術等級不太高的廠商
那麼就算你看到了那個幾何上面的理論直又如何?
那只是表示數字可能很漂亮,但是騎起來是不是好呢?不知道
這也是為什麼某些有口碑的廠商,產能早就被訂光了
就算你想要找他做,最後你可能發現:他還未必有時間可以做
以理論值來看TREK車的幾何是比較平凡的, TREK的型滿象捷安特
KUTA的理論值看來是比較有攻擊性,不過頭管角設計還是保留了一些
但是,這兩台車是由不同代工廠做的,那個結果可能就非常不一樣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