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日前和航翊輝哥聊天時,談到了一些業內的秘聞
當然最有趣的事情應該是某天王廠商拿了國內碳纖輪廠的輪圈去做測試
然後得出來的結果,和網路上那些分享文的陳述是天差到地
好笑的是零異上面那些文章,現在仍然有人相信,而且還不斷討論
為什麼講這些呢?因為最近發生一系列碳纖輪的事情之後,真的是有些感概
我的感概是,這年頭的某些雜誌真的是不專業到了極點
另外就是,廣告真的是威力無窮,明明是假相卻說的和真的一樣
過去我們都聽過一個講法就是---謊話說了十遍就變成了真的
今天,在這種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裡,這句話卻依然有效
我的試輪經驗
測試碳纖輪組,一般可以用兩種方式,一種嚴苛一種寬鬆
寬鬆的方式是----你五秒點煞一次的方式下滑
嚴苛的方式是你用煞車面夾著框,用10-20的時速從長下坡中下滑
我自己的經驗是五秒點煞,大概沒有什麼框會燒掉
但是如果你是夾緊煞車,那麼大概沒有幾組框不會燒
其實它背後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溫度會不會累積
如果你一直不放煞車那個磨擦會讓溫度一直上升
那麼做得不好的框,這時後就會熔掉
其實一般用機械測試方式來測碳纖框,背後的原理和我所講相同
那到底什麼樣的情況下框會出現類似熔解的情況呢?
以我個人從五指山下滑做過的幾次測試來看
有些框大概是四公里不到就掛了,多一點的大概十公里以內
其實熔框不是什麼很好的經驗,危險性頗高
如果你沒有警覺的話,摔到可不是說著玩的
當然很多人會說下坡沒有人象我那樣含著煞車下滑的
如果你下得夠快又不按煞車,當然你燒框的機率不高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並不意味著這個產品是安全的
充其量只能說你的技術比較好,是你的技術救了這組框
測試的結果是什麼
就我所知這家大廠所做的報告,大概每一家都給了分數
那種十公里之內就燒框的大概就是---10分
其實拿到10分的有好幾家,當中就有我當年所測的廠商
(可見我當年並沒有冤枉它,雖然那家廠很不以為然)
至於那些在零異上面大做宣傳的國內板輪,有些其實評價並不高
當然,我個人覺得沒有拿國外廠商的輪組來測並不公平
因為按照這個廠用的測試標準,大概沒有一家能過
而沒有國外廠商的數據可能讓那些誤以為外國月亮比較圓的人
認為那些國外廠商的輪組不會燒框
(當然國內車友也有公布過國外廠商燒框的案例,也可以參考)
其實這家廠做出來的結果,能夠到三十分的都算是不錯的了
當中只有一家廠是在及格邊緣,其它離及格都非常遙遠
(前面說過,它的測試標準比之前最嚴格的測試都苛)
當然這樣的數據,只會在業者之間流傳,不會讓消費者知道
所以,那些廠商依然可以在網路或者媒體上大做廣告
革命性碳纖輪組?
看到這則登在雜誌上的文章,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問航翊
當然對於所謂的「革命性」是什麼,自然也會想要了解一下
至於我所問出來的答案,大家可以上李總部落格去看
http://tw.myblog.yahoo.com/gigantex-equinox/article?mid=1006&prev=-2&next=1000&page=1&sc=1#yartcmt
問:以你來看,它的革命性在哪裡,基本上對於外面的人來說,沒有人懂這些,所以報導寫得很偉大時,就好象有這麼一回事了
答:台灣的單車雜誌社基本上都過於膚淺,謊話說多了公信力也沒有了,所以現在看雜誌好像是在看小說,coating隔熱材不是什麼"革命"吧!?而且我幾乎可以肯定這是無效的,對於複材我還是認為是在製程及品質管理比較重要..
其實每當這些事情發生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問專業廠商
當然有人告訴我:真相其實是很傷人的,這樣做並不好
但是,只有專業的人才知道某些事情有沒有意義
國內有「消保法」但是對於某些專業的技術是不是渉及不實廣告
消保會真的會去做嗎?而所謂的專業雜誌如果也是被牽著鼻子走呢?
那麼消費者最終可以相信的是什麼?
做廣告不是罪惡,畢竟在這個時代裡面到處都充斥著廣告
但做廣告總得有點品吧,如果把假相當成真相,把神話當成廣告來登,那麼不會顯得太沒品了嗎?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