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航翊新輪組目前知道的三D圖



新設計的力臂放大了很多


引言:


做輪組不是件難事,但是要做出好輪組,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CP-006從七月休閒展到現在已經發布了超過半年


但是所謂的「終極版本」航翊卻始終沒有發布


 


序曲:


這次南下航翊,大家都問我有沒有看到什麼新東西


答案是有,但是因為這是航翊今年三月才要展的東西,所以也不能公布


雖然很想拍張間牒照,無奈識別度太高,因此只好,免了


 


不過,我知道CP-006的第二代已經在動手測試,所以此行其實是來看這組輪子


其實到墶航翊時,楊協理早就把輪組準備好了,但是怕尾牙時攜帶不便


所以,早早就由顧大和小郭幫我把它收進了行李箱中


 


回到家中,因為那天受了點風寒,所以根本就沒有拿出來把飛輪裝上


一直拖到了這個星期的期中,才有時間把病養好,把飛輪裝上


 


 



落實概念其實是種考驗


 


基本上CP006的第一代,我個人覺得實驗性質較重


雖然有了模組的概念,也掌握了概念的優勢,但是怎麼樣還原到設計


其實航翊並不能算是有完整的「成品」,因此展示的都是前輪


 


直到看到後輪產品時,我個人對於完成度和設計理念有些擔心


最主要是「驅動效能」在設計上如果不夠完美,將很難一次到位


這些問題雖然不是不能克服,但是或許是在最初就應該可以避免的


 


果然,到後來實際上路時,對於如何抓到左右適當的張力比


確實花了不少學習時間,並且做了適度的調整,才達到應該有的水準


 


當然,航翊並不是輪組廠,對於輪組的結構還有待學習


這也是為什麼它們對於完成模組很容易,卻對於張力調整很費工的原因


 


而後花鼓左右張力的問題,確實也折騰了他們一陣子


當時在第一次測試時,起步的感覺是夠輕快


但是,抽車時卻發現了「頓」點,無法把速度綿綿不絕的拉升


因此,當時趁著南下航翊之便,帶回去針對問題做了一次測試報告


 



關鍵問題在張力比


 


還原到當時開檢討會時,陣仗確實滿大的


記得那時奎貝克的海寰兄和運轉魏大都在場


也們分別就介面的問題和支點的部分提出了檢討


但是還原到根源問題時,左右張力值如何盡量達到平衡,其實才是關鍵


當問題還原到這裡時,其實又回到了花鼓原始設計的問題了


 


也因此,才出現了所謂的CP-006第三代的運轉設計花鼓的做法


當然這個「現在進行式」目前在執行的是鋁花鼓的版本,碳纖部分還侯著


 


對於如何解決張力值「歸零」的變形點問題,小魏提供了一個解法


這也是目前這棵全新花鼓在設計上「理念」的來源


 


(有關於這部分,魏大在淺談輪組五六事中的圖,已經有帶到)


當然為了左右張力值的平衡,新花鼓並沒有採行過去認為不錯的21設計


 


至於新設計目前採行的是什麼?今年三月台北自行車展上自然會看到


日前在航翊是完成了試編,目前在進行的是一些該有的測試


 


至於最新的進度,花鼓本體部分,應該是接近於完成


(之前做為試編的版本是CNC車出來的實心花鼓)


如果進度趕到上時,農曆年前應該可以先編個五組出來做人力測試


(這個說法和運轉進行的同歩測試可以完成的時間點幾乎是相同的)


 


其實CP-006第三代的三D圖雖然有了


但是如何從花鼓延伸到三位一體碳纖輻條的設計


然後又如何將碳纖輻條和框部分做固定,達到最佳化與輕量化


仍然會是一條漫長的路,這也是為什麼航翊為了「保險」起見


先從SUPER系列的鋼絲版本做起,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原因


 


 


(看了這張照片才發現,我的前輪也被掉包了,現在拿到的根本不是這組)


修改設計的第二代


當然也就是因為如此,在原有模具上,航翊先做了進化版的CP-006第二代


這個版本就是我目前掛在LITESPEED VORTEX車架上測試的輪組


嚴格來說,這個版本的前輪並沒有做更動,但是後輪則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對我來說航翊雖然提供了測試版本,但是我是真的把它當「測試品」


因為如果以現在規格來看應該只是在測「效果」而已


 


前兩天打電話回航翊先報告了一下初期的感想,當然也提了一個質疑


我的質疑是,如果這組輪子是準備要上市的話,那麼規格應該不符


 


楊協理問我「為什麼你會有這種想法」


我個人的感想如果是就修改之後的效能來看,這組輪子應該是不錯的輪組


但是對我來說,我卻發現了他一個缺點---什麼缺點?----就是「重量不對」


 


我拿到的版本的重量大概在1250公克左右,這應該不是一級輪組的重量


所以,在起歩時我明顯覺得沒有SUPER那種輕快的感覺


 


後來看了一下它所用的板子是大理石紋,並不是我用過的斑馬


所以,我猜,這只是航翊用來測效果的第二代測試品


應該不是「真正上市時」所會用的板本,而且還有修改空間


 


至於航翊未來還會怎麼修?這就不是我目前所知道的了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TUANEE 的頭像
LIUTUANEE

剩騎士與只瘋車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