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40773  是丫我騎車日子不多,但就比較花錢在器材上,因為我想知道別人說好的是好在哪兒。日子慢慢過後,我回想我已騎過幾款車架,例如cervelo R3/Bmc TMR01/ kuota 的破風車架/cipollini RB1000bond...

 

而且在輪組上 zipp404/808/bora two/reynolds 66/mavic SLR/mavic ksyuim SLR/盲貓/corima / 國產的58mm/ HED 58mm/ FFWD....最後都只留下盲貓zipp404/808/bora two

也覺得輪組要夾人,有的需要高腳頻,有的硬身加速輕快,有的高速滾動性大。。。。
沒有一款是人人也合適。。車架也一樣,山路的平路的,踏高腳頻的,踏力量的,長途的。。。。。等等

因此我現在也會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要求去選擇,在網上看到閣下的分享覺得很有意思,不是一般用家或是在討論區上的人可以得到的見解,我也有問身邊的車友,但就是不明白我所說是什麼,當然只說最貴就是正確,輪組買lightweight 就是最好。。。。。

但香港人騎車都是騎給人看。。。。大多車友的配備也是很嚇人。。。。
可能騎久了要試的也試了,現在自己心態開始改變,會想如果提升能力和技術為前題,不然有RB1000這重形武器也只是空殼了。

真希望閣下多分享一些不同的深入見解,讓大家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產品設計提供的是什麼。

 

DSC_0258

中國人有句話叫見山是山,然後變成見山不是山,最後又變成了見山是山

騎車,其實也一樣,你因為追逐所以產生疑惑,但能不能懂就是重點了

 

世界的車架那麼多,你總不能每一種都騎過找到適合的,最後再分析理由

我說過(車架幾何自有其意義)你如果追逐那個意義,最後就變成車騎人

 

BR1000對你來說就是車騎人,你要騎它那就必須要有發揮它戰力的能力

你的問題事實上也是所有人的問題,當你不適合時,車就是車人還只是人

 

所以,回到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車架和人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

車架和人的(對應關係),事實上是立在(測量)也就是FITTING

 

RITTING並不止於(靜態)的設定問題,它還牽涉到BODY WORK

也就是你不只是要找到(適合)你的車架,還得在這基礎上發揮效率

 

如果你沒有做這個動作,那麼你找了所有車架來騎,也未必會有意義

就算你夠細心總算找到你之所愛,但是問為什麼它才是你所要的車架

事實上你除了兩手一攤之外,你還是解答不了(為什麼?)WHY---

 

事實上每一個人的身材都是獨特的,你不只能看那個身高是多少

身高一樣高的人,有人只能騎53.5的車架,但是有人卻騎到55.5

有的人手長腳長像個蜘蛛,但是有的人只長軀幹,手短腳也短

所以一樣是176178,你覺得他們會騎一樣的車架?答案是-----

 

我沒有說名牌不好,但是你可能要問的是這個名牌它(適不適合你?)

而適不適合你這件事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答案其實很簡單FITTING

我知道香港對於這件事並不熱中,所以很多車友跑到台灣FITTING

這一個部落格裡有一篇SIMON953,談的就是位香港車友的故事

 

事實上你目前留下的車架(真的)就是適合你的車架嗎?可能不是

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試一件事,把你的車架幾何和設定移植到量身車

你騎了一陣子然後你的FITTER找出你的幾何,然後讓你將(二者)比對

 

那時你或者會發現,原來我騎了那麼久,這台車一樣不是我的車!

當然也可能是一個結果,我竟然那麼幸運,一出手就買到了我要的

當然會是那一種情況,是必須要(比對)之後才能夠做出正確判斷

 P1040751

所以我必須說前人的(經驗)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很多人繞了一大圈,無非就只是走了很多很多的冤枉路

(當然這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必須找到一個真懂FITTING的人)

事實上台灣對於這件事雖然非常重視,但是做錯的情況常常存在

 

至於輪組的問題,應該是這個部落格常常談的事,有興趣可找來看

一般而言這個世界之所以缺少全功能輪組的答案其實沒有想像中來的複雜

你可以思考一件事(轉動慣量)的形成原因,和騎乘需求之間的可能矛盾

 

簡單來說,好的輪組決定在兩件事上,(框的剛性)和花鼓的(驅動效能)

你所擁有的輪組我多半都騎過,但是我對它們的評價,卻和你未必是一樣的

我想我們先把你的問題放在車架上來談,這樣打擊的焦點會明確一些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