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名稱《五星級的騎乘感---我的無名6069 試乘報告》」
小弟每天都會瀏覽 在剩騎士與只瘋車 的社團文章,這已經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了。從劉大的文章中我發現到他對於無名這個金屬車架的評價,遠遠高於任何其他廠牌亦或是新技術的碳纖車架。當然,他更提過無名比CANNONDALE CAAD系列的同樣鋁質車架更好。
坦白說,我心中對這樣的評價是存疑的,雖然王俊雄兄與PETER先進都曾口頭提過該車架的性能極佳,騎起來與碳纖車架有類似的特性,甚或更好,不過小弟沒試過車,以我駑鈍與鐵齒的個性,還是只有那三個字……很難信。
好不容易天氣作美,立馬約了劉大抱著挑戰的心態 (從我自備輪組來借車,就可以知道司馬昭之心,畢竟MOPA性能的好,我有一定程度的熟悉,輪組太好騎就不容易發現車架的缺點。),在料理完小弟七個月大的女兒,到劉大那裏已經11點多了。
我帶了沒打氣的雷諾46/66搭配MOPA 20/24重編好尚未騎超過一公里的輪組到劉大那,才發現….劉大只有一支”半殘”的打氣筒,之所以說是半殘,是因為不僅胎壓表已經神經錯亂了,而且打氣嘴感覺有如老年人的牙齒一般,咬不太住氣嘴了。經過熱心的義工協助下(很感謝),勉強把管胎打飽下樓準備上路。劉大夠義氣的告知我,趁他們去用午膳時,試個1-2個小時再回來,當下開心的盤算回家吃個飯到至善路那邊小試一下爬坡能力。畢竟,平路不盡然能試出他真正的實力。(說真的,當時我不是很確定這個車架是不是無名,也不知道這台車採用鋁材金屬,我是最後還完車才問劉大的)
出發前在劉大會所樓下留影
小弟平常會以公路車代步通勤,並且固定以小盤配13齒後飛輪,所以上路之後當然也採用相同的齒比,這樣方便比對平路巡航性能。出門才騎不到200公尺就覺得比平常重腳許多,頓時心想…這車架應該不會這麼難騎吧,怎麼差這麼多。立馬停下來看一下是否哪裡出問題了。當下就發現問題點是在於,試乘車採用了53/39的標準盤,而我的公路車都採用50/34的CT盤,難怪差這麼多。經過換算後,最接近的齒比應該是15齒,但是我還是選擇14齒。坦白說,這台車在平路上的表現是輕快的,加速能力優越。信義路上某些路段其實車流量蠻大的,一來我怕不小心有個交通事故,二來自行車道算是完善的,乾脆上人自行車道,順便測試一下顛波路面的表現。在人行道上騎乘,我發現這車也太… 舒適了吧,完全不像是公路車 (我後輪66高,配24支鋼絲,張力是130KG,應該算是很硬的那種),回家後才發現,那支半殘的打氣筒只打到80多磅的胎壓,低於標準值 (我下次一定會充飽氣再過去)。沒差,還車時再試一次就知道了!到家前,先去附近的一個很緩又小的坡試一下,看看感覺。不試則已,一試驚人,這台車在這個小坡道上的表現相當好,出乎意料也引起我更大的興趣(在胎壓不足的狀況下還這麼好騎才妙)。來回轉了幾圈,決定吃完飯調整座椅去,並換上我的MOPA至善路仔細試一下。
出發前列出測試車的配備如下:
車架: 無名6069 鋁車架
龍頭: DEDA ZERO 100
把手: FSA鋁把手
坐墊: FIZIK ARIONE K:IUM弓
變速器、煞車組: SRAM FORCE 22速
飛輪: SHIMANO CS9000
輪組: MOPA ENDIAVOR
輪胎: OPEN CORSA EVO CX 23寬
踏板: 輕量化鋁踏板
我想藉這個機會提一下,關於DEDA ZERO 100這支輕量化鋁龍頭。小弟手頭上還有兩支換下來白色的,沒敢賣當然也不敢送人,一直擺著。會把他換下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安全因素,因為有隊友並非重量級的騎士,是屬於精實型的,大約70出頭公斤重,在某次騎乘時,使用該龍頭發生橫斷面斷裂的問題 (如下圖紅線),當然他直接噴出雷殘昏迷2日,幸好後來康復無大礙。也許他鎖的磅數超過5nm,但是我們大家使用的其他廠牌龍頭,也常常鎖超磅卻沒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故。
吃完飯東摸西摸到至善路已經大約3點了,天色陰暗雲層很厚,路上車友不多,我打算從好漢坡開始騎到楓林橋。小弟向來是上卡騎在這個的路段,這還是第一次沒上卡來騎,更別說是用標準盤這種勇腳才會買的東西了,這算是初體驗。
好漢坡算是有斜度的坡,之前每次快到頂前,我約莫會用到第23或是25齒。當我踩著沒有卡踏、沒有卡踏、沒有卡踏的無名車架往上騎,可以很明顯的感受的無比紮實的五通,我腳踩的每一分力量都忠實的傳達到輪組上,這讓小弟我非常驚艷,搭配恰如其硬(又好看)的前叉,沒有浪費一絲一毫我所僅有的那一丁點腿力。我大部分用21齒爬,直到快到頂時才換23齒,而到頂後,馬上換更小的飛輪齒,一路不停地直奔楓林橋。我所搭配MOPA ENDEAVOR 由於框體是用於研發測試的版本(未曾販售),雖然重量略重,不過在爬陡坡時與量產輕量化的版本卻相去不遠,但是在平路與緩坡上,明顯更勝於輕量化的量產版本。
這一路到楓林橋的緩坡騎得非常愉快,比平常花的力氣少很多,又好維持速度,也許路程很短暫有點意猶未盡,但是印象卻是非常深刻。由於我沒裝水壺架,沒帶一滴水,而且感覺天候不是很好,決定下滑回去,一併測試下坡穩定度。
我一路下滑回停車處,這個車架搭配同廠的前叉感覺上穩定度不錯,只可惜這一路都是直線,沒能測試彎道下滑的循跡性。如果有機會,可以用這個車架換上我平常所慣用的零件去團騎一趟,應該會更清楚。
附帶一提,我個人很喜歡這支直式前叉,他的原廠編號應該是FK-04吧?我查了一下,重量應該是在320克左右,不僅強度好,連外型很對我的胃口。
(照片來自於GENIO杰銳公司官網)
在還車的路上,我一路盤算著,如果可以入手一台我的尺寸,要搭配什麼零件。我還是一樣,騎在信義路自行車道上,由於這次胎壓有打標準110/115磅,車架的剛性就明顯的很硬,他的反應與碳纖車很接近,震動反倒是不同於一般鋁車架會嚴重彈跳。
就這次短暫的初步試車來說,我很訝異鋁車架性能可以做到這麼好,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到車架生產者的用心與他深厚的功力。我的對照車架有:SPECIALIZED TARMAC SL4 SWORKS, VENGE SWORKS與CANNONDALE 2015 SUPERSIX EVO HM,無名車架比我所有的現役車架更好,也比我以前騎過的BMC SLR01好太多,非常值得擁有。由於是金屬車架,比較好維護,不論是休閒騎還是要比賽,我覺得都適合。
我原本要給這個車架滿分5顆星的評分的!不過,聽到劉大告知我,這台就是無名,沒在賣的(真的是晴天大霹靂),心中失望之餘,只好打折扣給他4顆半星,等哪天他真的幫我弄出一台依我量身訂做的無名6069車架之後,我一定會還他半顆星,我想這樣很公平吧!? 我懷疑無名車架的簡稱就是”無價”,我忽略了劉大一開始就給大家的暗示,我還有騎回去還,劉大真的是燒好,香神明有保佑 (劉大,上管540的車架我真的可以騎喔,借我三年吧!)。
在我還沒試過無名車架之前,我完全不信它可以比我手邊的一級碳纖車架還優異,在試過之後我真的信了!如果有機會的話,千萬要弄一台來騎,國外環法車架真的沒有比較厲害,台灣的產品真的很好,這是我的結論。
同場加映無名60高輪組搭配CANNONDALE SUPERSIX HM 與碳纖無名車架
在我還車時,天色漸暗了,劉大把超六(非EVO版)配無名輪組交給我,讓我下去轉兩圈,並且囑咐我試一下高速巡航一下。小弟算是腿力倒數第一名的那種,所以特愛收集輪組的,好輪組可以壯膽啦。以前總認為國外廠編輪才會是最好,不過,那真是天大的誤會。我輪組中慣性最好的是 MAVIC COSMIC SLR (真的是廢話,它1595克,重翻了)但是它在丘陵地形一樣很強大。爬陡坡與丘陵地形最好的是MOPA,它也是我所有輪組中最出色的。其他的輪組還算有名氣的,我就不想提了,因為相當不怎樣,名過於實,我打算賣了他們。這次的主角,60高的無名,採用了航翊早期的60高框,後輪3:2的編法,起步非常輕腳,小弟通常以起步輕重來預測爬坡能力,我懷疑這組輪可能很適合爬坡,有重齒輕踩的能力。再加速能力也很優異,速度相當好維持,如果這輪組有好好地維護的話,一定很強大,可惜事與願違,前輪在煞車時很嚴重的偏擺!不過,話說回來,這種狀況還這麼好騎,那真的有一套。我很推崇這個3:2的編法,輪子很好騎,真的很讚!
我沒法評論超六HM,因為不是使用小弟自己平常用的輪組,沒法很確切這麼好騎的差異是來自於無名輪組還是車架也很好。
在我要回家前,劉大拿出碳纖無名車架給小弟,看起很漂亮,希望有機會能試騎一下!
網頁提供未經授權之著作,構成侵害公開傳輸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