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mrUe8p  

時間進入了八月,又到了每年車廠推出新車的時間,有人貼了單車時代的文章連結給我https://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11449.html,問我有什麼樣的看法,通篇文章我認真看了一遍,我問了他一句:從這篇報導裡,你看到了你選擇的依據了嗎?還是你看到了什麼有價值的數據?答案是沒有。這篇文章堆疊了一堆華麗的辭藻,這很正常,報導本來就是為著吸引別人的目光,所以那是貪嗔癡裡貪的運用或者是江湖八大門裡驚門的操作,但是如果你離開了誘惑之后你是否看到了本質?如果你是因為外觀而買的,那你必須有你捨得的財力,現在的車價跟著通貨膨脹在調整,但是台灣的薪水似乎還沒有反映這二十年來物價的波動,我二十年前就是百萬年薪,退休時依然停留在那個水準,如果有人認為雞排十萬多的車架CP值很高,那是和PINARELLO或者閃電相比的結果吧?新車真值得買?

 

投資是一種機會成本,現在的製造商心裡面何曾有永續的觀念,自從老美習慣用需求來帶動成長后,全世界都接受了這樣的洗腦,美國把自己變成負債國,那些生活水平不如美國的國家呢?IPHONE手機出了多少代?你覺得你現在還需要年年換新機?換的理由(應該建立在它值得而不是你捨得)那你有問過你自己你看得出來「這些新車有什麼值得你換的進步嗎」,我曾經買了好幾個看書架,從四十年前到現在我覺得看書架最根本的問題已經是夾住書頁的設計,這個問題直到這幾年才從琴譜架的設計上看到了改變,所以我雖然買了個折疊式的看書架,卻在看到夾書頁設計的改變之后立馬買了個新的,因為夠實用!那些新車呢?

 

2021雞排改款時廣告撲天蓋地,周遭的朋友車業的名人全都被動員,什麼幾何修正了,過去的問題都改過來了,好像是雞排幾十年來首次出現的破壞式創新,假如這是真的,那2023的新車有什麼重大改變?根據雜誌報導----在剛性上,下管以及五通處都進行優化,確保騎士在進行抽車時能保有最佳的力量回饋;後下叉的橢圓截面積也進行優化調整,讓車架有著更好的支撐力,照數據來看提升了9.9%的剛性。看到這段話你就清楚改款無非是---重量、空力、剛性

 /tmp/phpHZuF4T  

我個人所知----剛性的提升無非來自兩種,一是材料的使用一是管徑的轉變,所以這些話翻成白話文就是下管和后下叉都變粗了,管徑變粗剛性自然會提升,這是多數有經驗的騎士都知道的,何必說的那麼玄?FACTOR的下管和后下叉設計難道不是如此?增加了9.9%是和誰比?當然不會是FACTOR,而是和(過去的自己)所以雞排對於車的研究是和誰比?值得如此夫子自道?

 

至於另一個被大肆吹噓的---光是車架就減少了328g並且還能擁有更優異的空力效能,輕量本來就是雞排車架的優勢,儘管是一台空力車,但是輕個328g是什麼樣的概念?那現在的車架重量是多少?原本車架是重到不行嗎?事實是你谷哥了半天可能根本就查不到官方數據,個人數據我也查不到(所以是我不夠用功嗎?)依照2022車架那些有棱有角的設計來看,車架確實是存在偷輕的空間,但是一次就少了328公克而且「只在」車架上,確實值得其它廠商認真朝拜。但是這些有稜有角的設計當初不就是為了「空力」,從下管的方形和座管的軍刀改為全車接近於圓管的造型是不是少了一點霸氣?但是少了霸氣卻多了空力少了重量!不知道雞排的啟示能否帶給其它廠商模仿和抄襲的空間?也讓我對於空力這兩字產生了更多的懷疑-----原本的空力原來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空力

/tmp/phpVOwe2p    

   有的宣傳無非只是創造你的需求,至於宣傳中的這些特點是不是值得你投資?對於一個投資人來講這些車所謂的進步其實都不是破壞式的創新,它的所謂進步其實依然繞著空力、重量、剛性這些議題上打轉,這些的小打小鬧可能對選手這樣的等級才會騎得出這種必須到「入微」層次才感受到的差異,當然自認為等同或接近選手的除外,至於你我這種享受騎車的人有必要?? 事實上我看了幾何后發現雞排的缺點完全沒有改,對於那些矮個子的人來說錯誤依然存在不友善的地方依然不友善,也就是雞排依然沒有脫離本質上的錯誤。

 

文章是智慧財,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