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管車的時代裡一王四后可能在車友的心裡就意味著一個好字
但是在碳纖車的時代裡很多的名牌都有如過往雲煙,炒作也沒什麼用
我不知道在碳纖車裡是不是也一樣會有一王四后,但是似乎少了常勝軍
屬於義大利的車依然賣得響的只剩下COLNAGO和PINARELLO
反倒是一些歐美品牌則不斷在歐洲戰場上攻城掠地,逐步侵吞了市場
我覺得這裡面有幾個現像是值得追蹤的1.科技造車抬頭2.製造優勢移轉
科技造車抬頭
在鋼管車時代,水平車架細管就是王道,那時沒什麼人會在幾何製造上做文章
即便是知道抽管可以有一些變化,但是金屬管抽得並不是那麼「稱心如意」
很多的可能性其實是被「條件」所限制住了,想要「好」並沒有那麼容易
如果你看過我之前的文章,你就知道「重量和剛性」的平衡點在一公斤附近
所以,金屬車架你再努力去減重,但是你就是被剛性這個條件所限制難以突破
但是回過頭來看,碳纖由於是用模具的,只要你懂得眉角在哪,一公斤以下不難
我所知道的是碳纖的「重量與剛性平衡點」已經下移到「850-780公克」附近
.為了打破過去品牌的迷思構思另一種競爭力,不少新廠改從幾何數據上做文章
過去不怎麼被重視的測試數據在一而再再而三被揭露之後,開始引起消費者重視
這種「好與不好」是有數據可以比較的觀念,逐漸打破了名牌就一定好的迷思
或許很多消費者仍然不懂「數據」是什麼,依然喜歡擁抱著「黃袍加身」的感覺
但是,有經驗的消費者畢竟還是會在騎乘感受與CP值上,逐漸增加了「比重」
基本上典範移轉從來就不「即起生效」,但是一旦從量變到質變,那就很難逆轉
近些年來除了CANYON之外BMC CERVELO SPECIALIZED CANNONDALE
都是市場上面受人矚目的新貴,而且它們似乎都有一個特點把車架做到輕又強
事實上和這些品牌背後代工廠接觸的過程裡,我都感受到它們對「數據」的重視
比如之前談到的重量降到730公克強度減少百分之五之類,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在製作過程中它們要擁有多好的剛性是早就決定的,重量要求再用材料疊層配合
如何能做到斤斤計較如何能偷哪裡補哪裡,他們早就有了確切的數據與經驗
過去有很多人會在意哪些車還是義大利做的,但是問題的重點應該是為什麼
製造優勢的轉移
過去TIME這個品牌所使用的樹酯導入型做法,曾被認為是對車架最好的做法
那是因為就那個年代的成型技術來看,這樣的做法可以把管壁壓到最薄最平均
我曾聽前輩說過,並不是這個技術最好,而是這種技術根本不能夠(大量製造)
所以對於這種技術來說,或許賣(品牌)的人可以接受,而且會是廣告的重點
而義大利人為什麼堅持要用CARBON LUG,不也是為了讓管壁厚薄保持一至性
(如果一樣用接管PARXXX可以把車架做到輕和強,那接管車架做得太重---)
所以說到最後,其實談的還是技術品質,但是現在這些技術難道是不可取代的?
現在的一體二次成型法或者所謂的立體編織,早就克服了車架製作上面一些缺陷
如果車架都做到850公克成為環法的戰駒,通過了市場考驗,那,還有任何可疑
所以現在一大堆當年的王阿后阿還會留在一大粒製造嗎?大家早都心知肚明
對於大量製造來說掌握優勢的廠商早就不是當初的那些人,剩下的不過就是品牌
當你已經都不具備了製造或者技術優勢,試問我為何要相信你做出來的是好車?
我的一個朋友騎著一台DXXXA+LW,然後他錢多又買了一台SXPER SIX HM
你問他那台車比較好他會告訴你什麼X車嗎?所以他最後只騎SXPER SIX HM
事實上我試騎的結果也是如此,而我覺得手中不掛LOGO的那台德國車更棒
我個人的感覺品牌當然有它的價值,但是比較對不起的是品牌不代表CP值
很多的名牌都是好車,買到賺到,那是基於一件事,你對於車這件事夠懂
所以買車之前應該多做點功課,最好是多騎騎,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產品
當然,在這裡我所談的事情都是車的好壞,外貌協會的視覺系不在其中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