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碳纖框,其實多數人所擔心的是「燒框」或者「爆框」的問題


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一般廠商在使用上都會有「條件說明」


如果消費者是「理性而不偏坦的」那麼對於「爭執點」一般都不難解決


 


但是,從靈異上面出現的問題來看,往往到最後多成為「非理性」的爭執


因此,真正是屬於「品質保証」的廠商,或許反而變成「群起圍攻」的對象


 


因為如果「好壞是那麼清楚的話」那麼很多廠商「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因此,聯合次要的敵人打擊主要的敵人,這時就會變成了「很好用的原則」


 



什麼樣叫做正確測試?


當然,從做貿易的觀點來看「品質保証」未必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因為,世界是一個流動的平台,未必能以歐美的觀點來看待市場的需求


我的一個朋友,離開公司後也做一些國際貿易,對方給的價錢,就只有大陸能做


 


而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會「燒框」或者「爆框」,誰又能夠保証呢?


雖然說「價格未必能夠代表乃至於決定一切」但是要好「總不會是沒有條件的」


 


以下是老郎兄所問的問題,老郎兄的文章過去在很多地方我都看到過


對於OPEN框的問題,尤其是LW STANDARD III CLINCHER鑽研得相當深入


在這方面,我想他應該是個專家,不然李總也不會說他在航翊上過班嗎?


 


 


您好:關於碳纖維框板輪(ClincherTubular )的測試


在下有個或許很笨拙,但對消費者也比較有辦法直接感受的設想:


一、將碳纖維框板輪裝上管胎或open胎,打入正常胎壓


(例如:Clincher 120P Tubular 200P )。


二、將煞車夾器裝上該廠商指定專用煞車片。


三、將碳纖維框板輪及煞車夾器架上工作檯。


四、馬達帶動碳纖維框板輪維持固定速度(例如:40km/h)。


五、做動煞車夾器煞車,讓碳纖維框板輪降低速度並維持速度(例如:20km/h)。


六、開始計算時間,直至該碳纖維框板輪之碳纖維框開始變質


(例如:碳纖維框熔膠),並記錄下時間。


七、持續紀錄該碳纖維框板輪之碳纖維框開始變質


(例如:碳纖維框熔膠)後,輪框的狀況(例如:起水泡、變形、裂開等等)。


請問版大,碳纖維框板輪(ClincherTubular )製造廠可以這樣做,並告知消費者嗎?


如果做不到,是不能也?是不為也?亦或是商業考量?


如果做得到,我們消費者是否也因此能有個比較明確的遵循依據(例如:可以控制自己下坡煞車的時間),而不是「下坡要有煞車技巧」一語模糊帶過,這個所謂的「煞車技巧」有標準嗎?怎樣算「好」?怎樣算「不好」?沒燒框就「好」?「好」是框好?是煞車技巧好?是路況好?燒框就「不好」?「不好」是框不好?是煞車技巧不好?是路況不好?誰能很明確分野?消費者?廠商?公正第三者?還是都不能?如果都不能,此時有個具體數據是不是比較好呢?


 


 


您在這方面所提的問題,就我的了解航翊的測試應該就很類似,而且更嚴格


過去我所提過的「點煞」和「夾死測試」基本上就是航翊教我的方法


但是廠商對於所測的結果一般只是提供廠內參考,以做為「改進的依據」


為什麼不公開?我想不會燒的廠商或許很願意。但是會燒的廠商呢?


 




廠商願意告訴你他們會燒?


這樣說好了,過去一家很大的廠商選了二岸三地的碳纖維框來做測試

他們用了比所有廠商更嚴格的標準,當然也得到了很公平的答案


所以照理說,如果做為測試單位,他們是第三者也最有公信力


 


但是,他們會對外公布嗎?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是不會的,這是商業考量


而且,最近得到一個訊息是:原來這家廠商自己考慮要做輪組


 


那麼他拿別人輪組做測試的目的,就不是之前的因為「他們家的車要用」


或許這些提供測試的廠商最後也會認為「受騙了」因為他在了解各家虛實


 


做為「業內」其實「誰的框做的好?」「誰的框不會燒?」多半心裡有數


但是業內也有自己的潛規則,至少大家表面上要維持這種「行禮如儀」的型式


 


雖然檯面下的攻擊是明的暗的,詆毀別人無所不用其極,但一般人看不出來


不然你想想看,靈異上面為什麼某些人的行為看起來就是「有特定對象」


所以即便是你提供了數據,一樣還是「信者相信不相信就是不相信」


我還看過把別人的原文按自己方式剪接,意思完全「相反」的作品


 


您所講的其實也可以這樣解釋「它沒燒框,真的就是他騎車煞車技巧好」


因為從框的本質來看,或許用「嚴格一點」的標準來測試「早就燒了」


 


過去,我曾測過一個框,下坡兩公里就燒了,但是廠商還很不願意承認


但是,他們賣的產品陸陸續續出現燒框之後,我的朋友也承認我說的是真的


 



 


誰會燒真的沒人知道?


零異上面或許真的有下坡不煞車的神人,他要標榜的是「它的騎乘技巧」


框好不好,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你對他說什「又何必太在意」


 


過去我測航翊的框「我都是用時速10-20的方式含住煞車夾器下長坡來測」


有人問我:如果燒了怎麼辦?我的回答是:燒了不意味他們還要再改


但是我測到目前為止不要說是SUPERRT框都沒有燒掉過一次


 


當然所有的廠商都有可能做出「製造瑕疵的產品」,但是這樣的比率有多高?


台積電是公認製程最好的廠商之一,但是台積電也沒有「良率百分之百」


以我這樣的測試結果和頻率,你能說:這是航翊運氣太好別人運氣太差?


 


其實別人也曾經寄給我「燒框」的照片,我也把它轉寄給我拓凱的朋友


我們共同的看法是「撞擊」而不是燒框,但是消費者卻堅持是「燒框」


在這種每個人「目的」不同的情況下,你說「公正」真的有發揮的空間?


 


其實「有經驗的廠商或者是個人」對於什麼是「燒框」應該是不難判讀的


對於那家廠很容易就燒或者那家廠比較不容易燒,乃至於不燒其實早有答案


但是對於這一點,或許沒有人會告訴你,所以也千萬不要來問我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