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劉大哥:我是大陆温州的车友,原来都是在01上学习,最近发现从中学到的有用内容越来越少了,google到你的部落格,認真拜讀每篇文章。
         
你的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遍,對於一個新手選擇適合自己的自行車,期中的觀點十分認同。但我怕理解錯了,我想說說我的觀點,看我是否理解錯誤。選擇合適自己的自行車,首先要合適自己的身體幾何,這是最基本的。接下要對車架幾何進行解讀,已達到適合自己的身體和滿足自己的騎行風格,平路衝刺型、山地爬坡型還有長途巡航型都不一樣。----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請劉大哥指正。



 


公路車是非常講究FITTING結果的,因為誤差一公分的結果都會很不同


因此網路上那些輸入身高手長胯高的系統你不能說不對,但是不很精準


在台灣,有些車廠有提供量身訂做的服務,但是給的數據就是大概的數據


 


如果您想騎一台和自己身材完全「搭」的車,是要用「量身車」來做測量的


也就是說,那些誤差值超過一定範圍的數據,「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台灣有一位替別人量身訂做的先生,他的收費是接近二萬元的台幣


當然也有收費二三千元的店家,但是貪便宜的結果(當然也不能怪車友)


往往就是做了也是白做,最後還是得找到別人重做,當然錢也就是白花了


 


但是對和錯之間究竟是用什麼來判斷呢?其實對業界來說就是「不傳之秘」


這個「基準點的說法」你在我的部落格中應該可以找到相關的文字


 


基本上所有的測量應該是先找出「你自己身體的幾何」再找出對應的車架


所以類似SEROTTA這樣的量身系統也是靠X軸和Y軸及資料庫來選擇車輛


 


如果你沒有自己身體的數據,隨便抓一台車來騎,很可能最後是要大調整


如果「能夠調整」也要看調整是否「超過範圍」,超過已不符車架原始設計


所以那樣的調整就會變得完全沒有意義,很可能你要賣掉車重換一台


 


基本上找對了車架,那麼你的騎乘才可能談得上樂趣和效率


當然車架做得好壞,影響到一台車的騎乘結果,但這是另個層次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結果就是您的身材太過特殊,市售車架根本沒有對應的產品


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唯一的選擇就是「量身訂做」,我不知大陸有沒有這項服務


 


您所閱讀的這篇文章,是為新手寫的,從您的回文來看,方向應該是對的


您所謂的「騎行風格」台灣這方面的用語叫做「騎乘目的」指的是使用範圍



 


 


所以您如果以爬坡為主,那麼就根據您的身體幾何來找爬坡型的車架


由於每一個人的身體幾何未必是相同的,所以每個人的爬坡幾何就未必相同


所以如果您希望的是平地衝刺型車架的話,那個道理也是如此


 


基本上,對於騎乘這件事來說,「騎乘樂趣」是最重要的,效率談的是「比賽」


就象我們對於菜籃車來說,或許有人騎得也很快,那是腿力,沒人會談它的效率


因為要談「效率」這時你才會去找出來問題在那,比如車架不好輪組不好-----


 



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幾何的公路車,開始就遇到了疑惑。自己的身體幾何是否就是身高、跨高、手臂長等等一些最基本的數據?--------如果數據正確的話,那麼接下來的fitting就更迷惑了。最簡單的fitting是利用網站如www.competitivecyclist.com  將自己的數據填進去,就可以得到結果了。還有到單車店就行bike fitting服務。不同的車店採用不同的fitting系統,因此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基准點在哪裡?如何保證fitting的錢不會打水漂?


 


我特意打電話到Specialized的旗艦店,詢問BG FIT 服務的具體內容。而對方告訴我,必需先有公路車,才能進行服務,按照車手的各種情況調整單車的設定,達到最好的結果。------而另一家店採用bici support系统的fit服务,可以进行测量身体数据,还有模拟车,以及数据库,价格也比SpecializedBG Fit服务贵。



           
這裡面我最疑惑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幾何選擇合適的公路車。這好像要對車架幾何非常的瞭解才行。請問劉大哥,我該從何入手?是自己在家量身體數據,研究車架幾何?還是先進行fitting服務?请大哥给解惑,谢谢!


 



 


 


基本上,光是FITTING這件事,應該就有各自的理論基礎


所以誰對誰錯?我個人不敢也不想捲入這個可能的陷阱中,以免被流彈K


 


目前台灣方面可能比較盛行的講法是BIKE FITTINGBODY WORK


基實簡單說來是兩件事,就是靜態設定和動態設定,一是幾何一是騎姿


我個人的經驗是靜態設定是動態設定的基礎,騎乘效率是建立在正確幾何上


 


至於錢會不會打水漂?我覺得就在於FITTING者用的基準點對不對上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設定不對,那麼你在車架上「重心移動」就會出錯


當然你的重心不對你的騎姿也就不可能對,那麼騎起來就不可能太有效率


 


您所談到的SPECIALIZEDBG FIT或者台灣灣在講的3DFITTING


就我個人的訪談經驗,是偏向於「動態FITTING」,談的是「騎乘效率」


這是對於「希望未來做為選手」或者對於騎乘的結果「要求比較高」的人而設


 


至於一般消費,當然可以從這些系統當中,對於自己的騎乘有所改進提升


但是,如果你連最基本的設定都不對時,那麼可能在做法上反而是「本末倒置」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靜態設定要在動能設定之前做」靜態設定是基礎的原因


 


為什麼bici support收費反而比較貴這個我不是很理解,在台灣來說是基本配備


因為,這講的就是「靜態設定」,一般有規模的車店對買車,都提供類似服務


 


基本上,我們會根據靜態設定的結果找到「你身體幾何的正確數據」


再根據「這個數據」從「資料庫」裡找看看「有沒有能夠對應的車架」


如果沒有。先看有沒有「可以稍微調整就能夠適用的車架」,沒有就得訂做


 


 



所以,「了解自己身體幾何是基礎」,這個數據必須從「量身車」上做才會精準


為什麼一個完整的測量通常都會花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精確數值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如果從電腦輸入就能夠得到「精確數字」那專業測量早就無法生存了


 


現有車架廠的幾何,當然有它設計的意義,但是對你來說未必是有用的


研究各家廠車架幾何,其實是了解這些廠「車架設計的目的是做什麼用的」


如果你不反對「車騎人」那麼這些「車架廠的幾何」就有他的意義存在


 


所以對您來說先做基礎的FITTING了解自己身體的幾何才是首務


不然就算是你把各家廠的幾何弄懂了,但是你一個都用不上,不也是枉然


為什麼我說COLNAGO不適合我?那是因為我知道我的幾何是什麼


當然反過頭來,就算可樂果再好,但是不是我的菜,買了也是白買


 


我不知道大陸有沒有能夠正確測量的高手,但是台灣絕對是有的


我多半是從來找我重做測量的車友那裡知道「原本他的測量是誰做的」


當然也從那些數據了解到,那些人做對了或者哪些人做錯了


做對或者做錯,在調整的過程中,其實很快就可以感受到,真的懂的並不難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