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到了國外設計的車架之後,不管是親洋派與本土派必定會談到捷安特
過去,在零異上面只要談到這個品牌,必然會出現對峙的局面
就象這次2012新車發表之後,其實談到最多的不是捷安特有什麼新想法
反而是車架的「外觀如何」靈異這個議題,被這個大樓裡面,多數的人唸到爆
老實說,我個人覺得,我並不喜歡談捿安特,雖然它是一個不遜於國外的品牌
但是,就算是國外知名品牌,其實「在這個部落格裡談到的也不多」
我這個人一向沒有什麼「品牌情結」我只論一件事「產品是不是做得夠好」
基本上從捿安特開始使用BB86,做為廣告的主打之後,我就覺得這一步走對了
因為,對於碳纖車架來說,如果你不能象西米露一樣「對設計有自己想法」
你就應該在「制定規格上」搶先一步占到領導地位,越大的廠商越應該如此
2012改變在哪?
而捷安特的「量」在自行車界本來就有「話水會結凍的實力」
因此在BB86和BB30在市場上分別要找尋盟友時,捷安特終於做出了選擇
而這個選擇對於「車架結構剛性」上面,顯然是起了加分的效果
事實上,這一招對於捷安特來說,至少在品牌上面也吃死了各家好幾年
其實2012新車的推出,是一個觀察捷安特對「車架設計」有無新想法的一年
就象智慧型手機一樣,IPHONE雖然領先風騷但HTC和三星也緊追在後
霸主如果手上沒有KILLER在,那麼風光很難不被後面的人給壓下去
如果我們是用這個觀點來看捷安特的新車發表,那麼無疑的是「失望的」
對我個人來說:ADV SL ISP在重量上面雖然大躍進,但你會覺得很特別嗎?
老實說:有了R5-CA和CANNONDALE EVO之後,這應該不算什麼吧!
大家應該會期待領導廠商比什?比的應該是製造技術,比的應該是設計能力
如果就這一點,大家可以接受這個想法的話,我想這次大家應該沒有看到什麼
我想這個才是支持捷安特的人,所最應該擔心的一件事,也是捿安特應該想的事
畢竟,這家公司有自己的碳纖車架廠,在技術和實驗上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
當然,今年除了某些廠商亟思做了一些變格外,多數廠商其實是「原地打轉」
所以,如果單單只是用這一點來談論捿安特,或許並不是很公平
但是,在這個市場上,原本的競爭就是「相當激列的」,除非你想「被人淡忘」
不然每一家廠商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話題」?可能是宣傳上面一定要思考的
一直以來,我的腦袋中就存在著當年捷安特新車推出時「垂直振動」這個說詞
所以當捿安特新車發表變成「無話可說時」我個人認為「宣傳本身就是失敗的」
而如果讓話題只停留在「新車塗裝好壞」,對捿安特來說「更是一個災難」
到目前為止我除了聽到「走內線」之外,沒有人談到捿安特有什麼「設計話題」
老實說2011和2012在管型上面和外觀上面「當然有著一些設計上面的不同」
結構剛性沒有神話
但是這樣的不同,有沒有「突破性的思維」或者在功能上產生「極大差異化」
捿安特自己不知有沒有說?但是到目前為止,似乎並沒有看到有誰在談論?
對我自己來說,其實我很清楚一件事就是:這個世界上的經典並不多
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經典不做變化,那麼要他掏錢時,他不一定買帳
很顯然的是捿安特自己必須要思考一件事,經典也要變化才有話題
我期待在捿安特下一次的新車發表會時,會被大家所豔獻與傳誦
相較於大家的眼光都放在碳纖上時,有人提到了新款的TCRSL想與CAAD10比較
老實說就象有人認為「CAAD9」是被神話了一樣,其實CAAD10並不存在神話
我想之前我對於CAAD10的分析大家可以參考,CANNONDALE的變是值得推許的
但是,這不意味著變的本身「所產生的結果」,大家就一定會或者要「買帳」
基木上,對於CAAD10已經談了很多,也有人在我部落格中指他不如捿安特
其實這兩部車都是台灣做的,如果說CAAD存在什麼偉大的技術「應該不必」
但是如果要說捿安特的TCR-SL勝過了CAAD10,我個人認為也該有個理由
撇開設計的目的與幾何的差異不談,其實捿安特有一點一定贏----「規格」
因為CAAD是BB30而TCR-SL是BB86,在結構剛性上捿安特占了優勢
因此如果你認為捿安特五通反應要來得更為有力,顯然是「應該的」
如果在價格上,捿安特的售價又比較便宜的話,那又為什麼不買呢?
我想在我部落格中有人點名TCR-SL,不是沒有一些道理的!
文章是知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CANNONDALE圖片引用自大衛西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