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德國的品牌在台灣並不算主流,但騎鋁車不知CANYON或許是種缺憾


由於這家公司有些「搞怪」從來都是靠網路自己賣,因此就無所謂代理商


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自然沒有人會「打廣告」也不會有人辦大集合


因此,這個品牌雖然在歐洲有些名氣,但是在台灣真的是知道的人不多


 


過去之所以知道這個品牌是因為,它在很多的評比中似乎都「名列前矛」


或許,這家公司的經營策略就是想用「數據」來打響產品的名號


 


在台灣,我知道「印地安顧老闆」對這家的幾何,始終是情有獨鍾


因此,少數的幾台CANYON碳纖車,其實都是印地安搞進來的


 



 一部我想收的鋁車


由於被印地安顧老闆唸到煩了,所以當有機會弄到CANYON


我二話不說的就訂了那麼一台碳纖車,而且也騎了好一陣子


 


不過,雖然這部碳幾車確實是「物超所值」但是幾何和我「不對盤」


所以嚴格說來「並不算是我的菜」。會收,純椊是因為「好奇」的因素


還有就是因為我拿到的應該是「舊款清庫存」,所以價格上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真的是對CANYON有興趣的話,我個人認為鋁車更有價值


或許這就是車友為什麼希望我談一談,CANYON鋁車的原因吧!


 


當然,我認為CANYON的鋁車比碳纖更有價值的講法,或許有些主觀


但是,我之所以會有這種講法,還是基於「幾何設定上面的差異」


 


其實同一家車廠會有「不同幾何」,並不算是太奇怪,因為很多車廠都如此


但是一般而言,碳纖由於做為「主力車種」,在幾何上應該都「比較銳利」


不過,這種情況在CANYON上卻並不是如此,至少我覺得鋁比較好


 


52的車架來看,它鋁車的上管有效距離是53.7,而碳纖是53.3


後下叉長度鋁車是41,而碳纖車的長度是40.5,理論上應該碳纖軸距短


但是,很奇怪的是鋁車的軸距(WB)是97.1但是碳纖車卻是98


鋁車的座管角與頭管角是73.572.5,碳纖車則是7572.25




鋁車的幾何更銳利


由於CANYON刻意的隱匿了它的BB DROP,讓我們無法推測某些道理


但是從現有的幾何數據來看,很顯然它的碳纖車WB應該是比較短的


 


因為上管只有53.3而且後軸距只有40.5,至少WB應該要短了近一公分


(因為上管長度少了0.4,而後下叉長度少了0.5,接近一公分)


這一公分應該是要反映在兩輪之間的軸距上的,不是嗎?


 


但是,我們從官方的數據來看,事實是它並不是96而是98


不但沒有短了一公分,而且還要多了一公分,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呢?


 


我想,CANYON在沒有公布的數據裡面,顯然是搞了「獨家配方」


也就是說它在設計上面,有一些「不想讓人知道的花樣在裡面」


我合理的推測是「官方所未公布的數據,這兩台車也會不一樣


 


但是從現有的結論來看,顯然它的鋁車雖然「後軸距長一些些」


但是整體的數據來看,卻是比碳纖還短,所以加速反而會有優勢


也就是說,它的鋁車,從理論值來看「操控性應該會更靈活」


 



 


如果我們回到它的鋁車後三角的做法來看,應該也符合這個期待


因為它後下叉的管徑設計,剛性應該很高,所以動能損耗應該很小


所以即便是後下叉長度是比較保守的41,傳動效能應該差異不大


 


不過這台車的重量只有1100公克,而官網上標的是7005的鋁


(我個人原本以為這台車用的是7046的材料,才會那麼輕)


相信這台車的管徑應該抽得相當的薄,或許有助於不那麼硬調


 


另外一個合理的懷疑是鋁車的五通應該做得比較低


所以這台車雖然軸距比較短,但是重心反而會比較穩


有人說CANYON在歐洲比賽的表現,鋁車要好過碳纖


我想從幾何數據來看,這樣的結果無寧說是有它的理由在的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文章照片取材自CANYON公司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TUANEE 的頭像
    LIUTUANEE

    剩騎士與只瘋車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