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過CANYON的人很少不會對它前叉的靈活性感到訝異
然而這樣奇特的設計,卻是出自於一家德國公司,究竟他們是怎麼想到的
或許,這家廠商過去沒有太特別或吸引人注目之處,但在評比上卻常常出線
或許這就是一個非常有趣和值得探討的地方了,也許它將來也同樣會吸引著你
過去,其實我並不太注意這個牌子
只是,這個牌子的操作手法,卻讓我不得不注意
如果,你常常看歐洲雜誌的評比,那麼你會發現
這一家的車,常常在榜上,很多時間甚至是排在最前面
事實上,我很清楚,這家車的所有系列,都是出於別人的代工
但是這麼一家自己不生產只經營品牌的車,卻能得到那麼好的口碑
那就不能不說,這家廠的經營方向和設計能力,確實有值得稱道之處
其實,我之所以會對於這台車產生注意,應該是印地安顧大的關係
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他對於這台車有著一定的迷戀
他常常對於這台車異於別人的上管、超短的龍頭超窄的彎把
這些異於其它廠商的做法,感到不解,但是卻又想了解為什麼
傑出的設計者
但是,因為這家廠從未公布完整的幾何,也讓他頗為苦腦
為了一窺其中的祕密,它甚至把所知的部分,找上SEVSN訂做
只可惜SEVEN就是SEVEN,做起來就不會是CANYON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我很幸運的買到了一支庫存的車架
當然也就順理成章的,從過去的製造商那裡弄到了它的幾何
當一切似乎得來全不費工夫之際,顧大的疑問看似解了卻沒有解
因為當一切幾何數據出來之後,他覺得幾何---似乎沒有什麼特別
其實,在某一段時間裡,我也沒有回答它這個問題
直到我去杰銳參觀和訪問的第二天,我在回覆林總問題時,我才有了答案
CANYON的幾何,其實是對於COLNAGO幾何的一種修正
其實如果你要比對這兩家廠的幾何時你會發現:兩家在立管角上差不多
只不過,如果你換到頭管角去看時,才會發現CANYON的比較好
過去COLNAGO是用直前叉的方式來修正操控性上面的問題
因此,我們常常說,這種做法是一種動態平衡
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我知道前軸問題,讓可樂果的操控變差了
所以,當有人說可樂果某台車是爬坡車時,我從不這樣的認為
保持頭管的攻擊能力
但是如果用CANYON修正過之後的做法來看,CANYON聰明多了
因為它的頭管設計上,依然具有攻擊性,完全不影響理論上的爬坡功能
而龍頭縮短的作法,和過去大家強調小車架可以更靈活的想法,完全不同
事實上,從理論上看小車架確實可以有操控靈活的優點
但是,這樣的想法,其實應該是配合上其它的條件,從整體上面來談的
但是如果看起來只是車架小,但是軸距的比例依舊沒有改善時
那麼所謂的小車架優勢倒底是什麼?這可能就只是說說而已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某些講法,看似成理,但是如果還原到車加數據時
你會發現:原來它的目的是這個樣子,但是問題呢?----並沒有真的改善
所以,如果我們去比對可樂果的幾何時,我可能會得出一個結論
它的後三角做得比較好,但是前三角就未必讓人那麼滿意
兼具義德的優點的好車
但是CANYON在後三角,抄襲了原有義大利車的優勢之後,總要與別人不一樣
因此,它改變了某些的做法,在不影響前後車架比例的情況下
他很巧妙的動了頭管的角度,讓它有義大利幾何的優點,又修改了它的缺點
事實上很多人都會注意到一件事,CANYON用的是彎前叉,並非直前叉
但是CANYON頭管的靈活度一點都沒有降低,甚至要更好,或者說太好了
如果是這兩家廠的車要我去選.,雖然可樂果戰功彪炳,但是我會選CANYON
對於一家只是打品牌搞設計的公司,卻能夠做到這種地歩
這家公司不能不說讓我覺得,它的操作策略,真的是非常的特別
而它的幾何與觀念,也讓我對於車架有了更進一歩的了解
不過,佩服是佩服,這家的車因為代工的是一二級廠商,做得確實不錯
而售價方面由於沒有代理商,直接由原廠控制,價錢相對很有競爭力
但是,它的幾何,卻不是「我」的菜,所以我雖然弄了一部,也只能做為收蔵
因為對我來說它的座管角依然是義大利人的,對我來說太陡了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在相同的軸距之下,CANYON的頭管角度比可樂果更具有攻擊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