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是好車,乃至於好車是什麼?可能是很多車友想弄清楚的問題


但是,這個答案究竟是你自己摸索出來的,還是你從別人那聽來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性就相當大了


 


就象我在之前功能與工藝中所談到,我的朋友一樣


如果你只是迷失在品牌之間,那麼你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答案


 


其實我自己的學車過程當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也曾經迷失在名牌當中,因為那時我什麼都不懂


 



好車一定是名牌?


但是我的壞毛病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再問砂鍋在哪裡


總要問為什麼,讓我最終不再是聽別人講什麼,而是証明對方說的對不對


最終,終於讓我很清楚一件事,名牌不意味著是好車


 


所謂的好與不好,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可能是非常的不同


對我來說,如果它的幾何不是我要的,那麼不要說是十幾萬,幾萬我都沒興趣


 


我常告訴車友,C-59對「我」來說不是好車,TIME對「我」來說不是好車


如果你注意到了,那麼你會發現那指的是「我」但是未必是你


也就是說對我來說不是好的車,對「你」而言可能卻是好的


 


這一陣子最流行的問侯語是你知道哪國車做得好嗎?


或許你可能不知道,要好車不比往外找,其實國內就有高手


以下就是我自己碰到的例子



做車高手在台灣


你知道車架的五通剛性是可以控制的嗎?


你知道頭管的強度也是可以控制的嗎?


最後,你知道連前叉的剛性都是可以控制的嗎?


 


為什麼談這些,因為所有的結果並不是高剛性就是最好的


比如說一支前叉剛性如果設定在110,使用時你可能覺得很硬很好


但是如果你配的車架也夠硬時會怎麼樣?這點你試過嗎?


 


如果你沒有試過,那麼根據別人的測試,可能幾十公里後,你就受不了了


也就是說即便在機械測試中得到了很好的數據,未必就是好的


 


而我所參觀的一家廠就告訴我,他們打算把那支前叉的剛性做調整


把它從原來110的剛性降到80,來增加它的舒適性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五通的剛性設定上


我曾經問我所參訪的這家廠,五通剛性到底多少算是好?


當然他也告訴了我一些它們所設定的數值


 


比如說剛性在150左右的五通,會讓車架顯得有些的軟


但是五通剛性如果相對拉到190之上呢,那可能騎起來不舒服


那麼最好的數值在哪裡呢?按照它們的講法是在170-180之間


 



科學造車非難事,誰比他們更精準


過去在採訪LITESPEED的經理BRAD時他也同樣談過這樣的設定問題


這讓我理解到,其實有經驗的車廠是知道根據什麼樣的需求來做一部車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行為叫做「科學造車」那麼這些廠是懂得把車做好的廠家


也就是對於他們來說要掌握車的剛性和舒適性並不是一件難事


 


過去,我們只知道,要把車做到有剛性其實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抄


但是,現在我發現,厲害的廠並不是在追求絕對剛性


 


因為要做到絕對剛性,相對而言反而是比較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要得到什麼樣的數據,靠的就是長期的測量和經驗了


 


有人問我,難道每一台車都需要做測量嗎?


事實上就是只要有新車型出來,確實他們都會做測量


據說一台車所用的測量耗電量,換算成電費,要高達四千元


因此,它們對於車的特性掌握就變得非常的清楚


 


對他們而言所謂的焊得好,指的不是焊道焊得漂亮


而是怎麼樣去焊才能達到車架本身所要達到的設定目標


 


對他麼而言他們根本就掌握了如何達到舒適和剛性兼具的KNOW HOW


所以,如果你知你要的幾何時,你會擔心他們做不出你要的車嗎?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以上數據因屬商業機密,單位不提,數字更數變造,但是各位相信一件事,他們做車絕對精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TUANEE 的頭像
    LIUTUANEE

    剩騎士與只瘋車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