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319h2c  

讀書會的刁民問我一個問題:老師,每年都出那麼多新車,不可能每部都試,我們要怎麼知道該買哪一部?其實用需求帶動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局,你不可能每一部都試,所以雜誌、媒體才有生意可以做,職業車隊才有贊助可以拿,廣告商、攝影師、網紅、1450才會被聘用,品牌商、經銷商才有錢可以賺,賺了錢才可以推動下一波的產品,如果在自行車業談(永續)只能說是「不識時務」,思考一下大家都說碳纖才是王道,請問碳纖是什麼可以回收利用的材質嗎?不是。

 

我騎公路車大概有15-20年的時間,上半場一樣也是忙、茫、盲,所以我才會被車店老闆騙得團團轉,所以我不斷告訴大家學習有不同層次,因為我是那麼走過來的。這個世界高人不多,但是騙子很多(有心無心都算),消費不是壞事,但是消費變成浪費是好事?但是你不消費,品牌商要如何清庫存?

 

家裡女王和閨密一起上課,碰上個富太太,在那炫老公的車,說什麼一個車架30萬,碳纖車架出廠價基本消費1XXX鎂左右,30萬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各大廠牌TT車?一大粒手工鈦車?美國客製碳纖車?如果都不是,那就只能是限量版紀念款,當年跑新聞時同仁問我雞排的紀念款,我回了一句限量是殘酷的,但我不會當冤大頭花這種冤枉錢,炫富可以,實質價值缺缺!難道可以增值?沒聽說,黃大仙的IT產業高階朋友喜歡騎著車到至善路喝咖啡,基本上要不就是可樂果要不就是狗媽,輪組是LW,只要年年出新車他們就年年換車架,舊車架就托原車店賣掉,賓主盡歡。他們很會騎車?可能連五指山一半都上不去。

 /tmp/phpv0J5lu  

追逐新車是毫無意義的一件事,相對於客製一部465或更貴一些的T1SL,客製車可能騎一輩子,車店喜歡嗎?當然不喜歡。所以才會有客製賣不掉的奇怪論點!你對自行車市場了解嗎?你對新車的改變了解嗎?你對那些測試報告講的內容具有批判能力嗎?事實上以我的經驗來看,百分之九十的人根本不了解。現在的市場都是經由刺激消費來帶動需求。你想換車,那你要問一件事,你換車的理由是什麼?你懂幾何嗎?你知道CERVELOCOLNAGO的幾何有什麼不同嗎?你知道雞排的幾何和沒力打的幾何有什麼不一樣嗎?所以換車的理由是?

 

所謂的重量減輕多少!剛性增加多少!空力增加多少!對我來說無非就是話唬濫,如果你是圓管,只要把管子壓扁改成楕圓形,甚或改成菱形,只要符合流體力學的需求,那空力都可以增加,只要你記得一次改(一點點)那你就可以吃很多年,可樂果的剛性增加是個很典型的操作,從傳統的C40-C50----管徑越來越粗,你可以回想一下可樂果改了多少次,剛性是不是逐次提升?至於重量,那就要以狗媽為範本了,從第一代的DOGMA到現在,PINARELLO改款了多少次,幾乎每次改款伴隨著的都是重量的減輕,這些技巧對懂車架製作的人根本不難。

 

每次我只要聽到車廠的廣告術語我就覺得好笑!有人問超輕量車的剛性如何嗎?有人問過那些喜歡強調剛性增加多少的車架是給FTP多少的人騎的嗎?至於空力那就更有趣了,你認為車架空力增加了多少和人的空力增加多少的價值,哪一個比較高?你自己思考一下,你騎車的目的是什麼?炫富、運動還是健康?

 /tmp/phplpNDXZ  

吳炳勳和賴建銘去參加了KOM登山王之路,吳炳勳是這麼說的:2021夏季KOM之路,順利完賽,成績一如往常,像浮雲一樣。沒練車什麼都不用說了XD,值得一提的重點是,我跟建銘的客製幾何車架感受是----騎完後,全身酸痛的蠻均勻的。意味著騎乘重心、肌肉出力的分配都蠻平衡的,在體力還充足的時候,騎起來很舒服,感覺非常平衡、踩踏順暢。騎車是取像動物的運動,騎車的目的是回歸到你怎麼樣「正確的」使用你現在的身體,讓你槓杆的使用(最佳化)

 

你認為那些新車的廣告用語,那些功能的強調(真的)是你必要的嗎?弱雞的你那些剛性的提升對你來說有必要?不斷增加剛性,那樣的產品只適合選手,連市民組的菁英都未必合適。如果你對自己的現狀、你身體的(能力)你的比例不了解,那你怎麼能夠輕易砸個30萬去買一支車架來「虐」自己?大數據如果也來校正回歸你認為可行嗎?你認為你砸了錢卻有人告訢你差不多就好,或者是調整一下就可以,究竟只是因為你值得還是因為你捨得?小李飛刀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是最后他卻成了天下第一,因為小李飛刀做到了(人刀合一)!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