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Xk4hda  

我家女王的閨蜜介紹了個白富美,聽說我玩車, 女王馬上被炫富,白富美的老公買個車架就花了三十萬,女王不懂車,立馬問我:我那幾台破銅濫鐵值幾文錢,三十萬是什麼樣的概念,當年在建國南路車店,老闆講了個笑話,有人買了沒力打頂級公路車,回家報了個十分之一的價格(八萬說八千,以免被老婆唸到死),里長一聽覺得中秋節可以拿來抽獎,一問車店才被戮破,公路車的價格往往可以飛天遁地,PINARELLO、可樂果的車架動輒十七八萬,LWMCC的輪組要價也要十幾,究竟值不值,買的人沒有不認同的權力,沒買的人嗆聲會被認為酸葡萄,究竟做為價值判斷的標準是什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這個千古疑問。

 

話說去年讀書會幫某車友做FITTING,他騎的是465,倪公子問他整車花了多少銀兩,結果我們聽到了一個離譜的價格,粗估價格快是雲豹的兩倍,賣的人告訴他這是「客製車」,對於客製讀書會不是門外漢,因此對於怎麼樣的客製法產生了興趣。一問之下才發現根本沒有(客製的事實),既沒有量身訂做,賣的人也沒有畫過車架圖,只有依照買的人身材挑選尺吋,然后製作長頸鹿,合理的推斷,車架本身應該是公規,所以製作價格應該和雲豹的公規車一樣才是。鈦郁做車有最少量,一般而言量大量少應該在價格上會有區別,但,有可能差那麼多?

 

舉這個例子有沒有讓大家思索一件事,價格可以單方面制定,只要有人買單賣家就能大賺,如果資本市場不是一個競爭市場(或者出現所謂的「資訊不對稱」)那麼不做功課的人就是肥羊。賣家便宜你個幾千可能你還會感恩戴德。所以這個開發了社大市場的賣家,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甚至還被認為是專家和大神。

 /tmp/phpIHxYhT  

什麼是競爭市場?什麼是資訊不對稱?什麼是做功課?這是我告知剛涉獵公路車的張玫玟的課題也應該是大家的課題。我家的淨水器,四個月到半年要換一次濾心,女王之前買了兩棵備用濾心花了七千元(讓她感到肉痛),濾心沒有半年就要換,兩支備用濾心很快就用磬,讓她決定換淨水器,結果我從網路上買了三棵濾心,連運費只花了4500多一點。(濾心並非副牌,是相同的產品),同樣一種產品,網路價格可能有百百種,如果你買公告價,可能成了冤大頭。競爭帶給消費者的是一個比價的空間,你不做功課,買貴只是必然的結果。

 

去年一組R-8000可能16000就買一得到,今年可能起跳就是20000-22000,運輸漲價、通貨膨脹和市場搶單,讓求大於供,漲價成為供需平衡的手段,急著買,就得出高價。這和做股票一樣,技術分析賭的是贏的機率,操作過程則是經驗法則,我的學弟年初進了30R-8000,過完年就售磬,他還覺得慶幸,如果他現在賣,那就爽呆了,事實上如果供不應求持續,可能價格會繼續走高,誰對市場夠敏感誰就有可能洞燭機先,這就是功課,如果你一輩子只買一次,時點剛好是現在,那你幾乎註定要買得比別人貴,是時運不繼嗎?這就是功課。

 /tmp/php8IBdNC  

對公路車來說價格背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考量就是(價值),對於價值的認知有客觀和主觀的層面,比如說限量是殘酷的,限量有沒有價值可能每個人看法不同,對我來說客製車可能比公版車更有意義,但是如果你把品牌和限量視為身份和地位的像徵,那我之前講的三萬的車架,二萬的塗裝,十萬的LOGO就會被認為是酸葡萄,不懂行情。當然以我在公路車上都花了二百萬以上,至今還想買下一代的LITESPEED-T1,不會是買不起,只是我對公路車的認知在二十年的沉澱后,我很清楚(什麼是本質,必要的),什麼是「附加價值」。所以我不會替附加買單,所以便宜並非沒有好貨,買到便宜就和撿漏一樣,對行家來說是買到真的便宜的「好東西」,至於便宜但是沒有本質,那再便宜也沒有意義,當初清志兄要和大陸訂做客製鈦車時,我就很清楚告訴他,這車是便宜,但是買了會后悔。因為我們假設車的剛性是必要條件,但是車做到剛性不足時對於以騎車為運動的人來說,真的不能算是及格的。訂價可能很主觀,但是價值則是無法妥協的。

 

我長年和製造商接觸,甚至自己都委託做過車架和輪組,我對製造成本其實是比一般車友要多清楚那麼一些些,在我的價值觀裡,貴我可以接受,比如LITESPEED但是如果貴的沒有什麼理由(產品有問題還訂了個高價)那我對於這家車廠的評價就會永遠存在心裡面。我對代理商和製造商的態度都是如此,所以我不喜歡並非主觀而是出自我個人的實際經驗,曾經有人私底下問我為什麼我對XX沒什麼好話,當我告訴它理由之后,他自己也覺得沒什麼好反駁的。

 

文章是智慧財,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