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是長距離快速移動的運動工具。從這個簡單的定義來看,你看到了什麼?一是長距離二是快速移動,從長距離裡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設定是重要的,因為所有的不舒適所有的坐立難安,都是從身體疲倦之后開始的。從快速移動來看我們可以想到更多相關的問題,比如說車架的剛性,輪組的效率,當年肥油貓談到c40的剛性時提到反差極大層次分明(反差這兩個字是到了對岸網路小說后才紅了起來,明顯有對比意味)沒有剛性意味著你所有的作用力可能是無效的,都被變形量給吃掉了,怎麼樣能做到快速移動,這裡面有硬體問是也有軟體問題,快速移動講的是效率,效率是硬體問題(車架、輪組)也是軟體問題(人)
以上所講的只是大綱,如果你想以偏概全(事實上很多的廣告不就是以扁概全?空力、重量、效率設定不都是如此)所以那些說牒煞不燒框,下雨天可以騎車的人講的是否以偏概全呢?自己去想。至少我很清楚下雨天騎牒煞摔車的機會不會比C夾來的小,不然為什麼某人下雨天摔了兩次車而且還特別撰文呢?至於喜歡談空力的人把走線隱蔵的空力效果和牒盤與碟煞座對空力的影響哪個大呢?
對公路車理解越深你就會發現很多的講法根本就不值得去理會,因為太多的講法就是一廂情願,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一眼就看得出問題,對那些既非專業的人所談的任何話何必太過認真,事實上公路車的問題究竟是線性的還是非線性的還是有線性亦有非線性的?在我所認識的多數車友中,沒有幾個人是真正懂的,所以被網紅或者品牌商的醒目標題騙的一楞一楞的太正常了。問題是,你想告訴他真相時他根本聽不進去。對於機會成本來講,你的選擇是以什麼為標準?NELSON SU告訴我他買LW MCC就是在玩軍火從這當中他當然也驗証了一些,也清楚什麼是對錯。他講的我相信。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對多數騎公路車的騎士來講很多人的標準或者並不相同,不排除你捨得你值得。
股神師父台中一中的同學花了六億去 萬海和長榮,當貨櫃三熊股價開始下滑時他問股神師父怎麼辦,股神師父要他趕快賣,那時他還可以拿回四億五,他告訴股神師父他林口有四棟豪宅,不怕。師父告訴他四棟不夠要四十棟,如今他手中股票市值不到一億五,賭氣的他開同學會刻意排除股神師父,好個捨得值得
很多人(玩得起)公路車,但是選擇的背后是否合理就不知道了。以讀書會來講我的設定就是講(道法自然)效率很好,但是選手畢竟只是少數人,能達到高效率的比例是否就和千里馬一樣稀有呢?阿扁講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大家很清楚不是每個人都會變成喬丹,但是品牌商卻讓你有一種只要騎了可樂果你就會變成皮卡丘的錯覺。所以我到現在都很佩服阿扁,因為「理性」的他讓你們相信非理性的夢。我看人只看你的能力範圍下最有效的運作方式,所以我會講有氧講一氣流行,講健康。對我來說人車合一的效果會大於最貴器材的效果。
運動和玩軍火是不相同的兩個概念,我當年一心想騎公路車時心中也有著pro般的夢,后來我才清楚一件事真正的「專業」非常非常的困難,但是一堆的名相卻是你砸了錢就可以做到的,所以騎著幾十萬的車到至善路喝咖啡是一種肚品味,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健康那麼你該思考的就渾然不是那麼一回事,怎麼樣才讓自己的身體得到「充分運用」那就考驗你的設定是不是正確,在長距離的情況下會不會坐立難安,在一台車上是不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撐,品味往往是透過畫面和表相來表現,那和修圖的效果是否有些類似,多數人的品位是否真的是從裡到外的內涵呢?你真的看得出這種內涵呢?但是你是否真的可以氣定神閒的騎個100公里,沒有一點底氣可能是根本做不到的。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