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天一個朋友寄了個網頁給我,其中對不少輪組進行了評析?


有人問我對於這些輪組有什麼看法?老實說我不可能「每組都騎過」


 


所以如果我真的是就「測試」結果提出看法,那「根本」就是騙人的


但是相較於其它可能剛入門的車友來說,「經驗」或許可以讓我們減少受騙


 


其實輪組看多了之後,輪組好壞的判斷基本上是基於二者來決定的


一者是框體的強度(也就是輪圈的剛性)一者則是輪組的結構(花鼓設計)


 


就像現在有人抓住使用「慣性」兩個字的人喊打一樣,觀念正確與否很重要


其實「慣量」是存在的,對於輪組來說它可能是良箹但在某些時後也是苦葯


 


比如說如果慣量維持得很好,那麼你在平地騎乘時速度就很容易帶也很容易維持


但是如果慣量存在,那麼爬坡時也必然面對地心引力的影響,必然要「超越」


如果你無法超越那麼你覺得生不如死的困境,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其實如果你懂得輪組的正確觀念時,回過頭來看別人所寫的東西就很容易判斷


現在神壇上很多商人,廣告總是免不了的,但是我對於這些產品通常是不太看的


 


對於國內的生產者來講,很簡單的一件事,你只要問是花鼓還是輪圈的生產者


如果這家廠不是這兩者之一,那麼我們很清楚「它不過就是整合了別人的產品」



輪框花鼓各占百分之五十


當你只是整合了別人的產品時,除非你夠懂,知道某種「組合」能夠產生效益


不然,我為什麼要認為你的「組合」很特別?更何況這樣的組合不會被抄襲?


其實這種組合別人產品成為自己品牌的人,比「手編輪」還要沒特色不可信


 


所以過去有人問XR-200是神框?其實這個題目有沒有意義?一點都沒有


因為不過就是因為它比較輕,剛性還算可以,所以造成「很多人選用」


 


框相同,所以呢?那差異性不過就只剩下鋼絲花鼓編法的排列組合,特別嗎?


所以最後就只能強調這組輪子輕是爬坡框,但是有說是多少根鋼絲限重多少?


講得難聽一些如果用的花鼓也是喬紳的輕量花鼓,那編起來不大家都差不多?


 


如果這組框真的好?那麼大家應該意見一至不至於有人說好有說不好才是


所以你就知道前面我們說的原則,框體的強度,在這裡為什麼是個問題了


 


在這裡面,整體輪組的變形量應該是抵消了重量的優勢,越重的人越有感覺


反過來說如果要救框軟的問題,鋼絲數就不能太少,那麼輪組又能輕到哪?


這當中其實是「互為因果」,如果你懂的話,那麼又怎麼可能「輕易受騙」


 


當然如果框要做到強,要不就是不太可能輕,要不就是得在材料上下工夫


如果框體很重,剛性可能不錯,但是框重相對的鋼絲也就不能太細


如果鋼絲不能太細時,那是不是花鼓也要做得更強壯一些?當然是要的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又是「互為因果」,框重所以改變了相關的配合條件


 


所以相對來說如果框可以做到「又輕又強」是不是整個結果可以反過來


所以輻條花鼓相對來說更有「偷輕」的條件,這也就是框輕本身具備的好處


 


但是別忘了很多的廠現在只強調輕,卻沒有談到「強」,其實輕沒有很難


重點是輕要做到「強」才是難的,這也是為什「又輕又強」貴的原因


不過又輕又強的框並不具有「普遍性」在價格上面也不太可能「有優勢」


 


所以多半情況下我們談的是花鼓設計,這樣就可以用結構來解決輪組問題


所以你就可以看出為什麼MAVIC或者SHIMANO乃至CAMPAGNOLO花鼓經久不變



想法必須經得起考驗


因為這些花鼓的設計是經過千錘百煉,就像達爾文物種原始理談到的天擇一樣


講得難聽一些這些花鼓設計的原理,如果再沒有人打破,大概可讓他們吃一輩子


DT替雞牌所做的花鼓,不就是MAVIC的再現?為什麼?理由其實很明顯


 


過去,台灣也有一些獨門的花鼓,有些也存在著不錯的構想,但是何以不成功?


在想法與效能之間如果不在在著正向的結果,當然在市場上也就禁受不起考驗


 


過去常有人講花鼓耳大「剛性」就會比較好,因為相對來說鋼絲就會比較短


類似這樣的講法就和框比較高剛性可能比較好一樣,你只能說觀念或許是對的


但是如果花鼓設計就是這幾個觀念加在一起,那麼應該事情會是很簡單才是


 


但是,事實上這些觀念的「應用」如果不和設計結合在一起,效果可能是有限的


過去我曾測過很多在「理論」上應該要「很好」的產品,但是「結果」卻不是


最後得到的「說法」或者是「解釋」是,有幾個「可變數」沒有被考慮進去


 


所以,到最後我不得不承認在花鼓設計上面是「結果論」,好壞是以結果來論斷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