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常常在問我:老劉,你覺得這個東西值得買嗎?
老實說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根本很難回答,因為每一個人想的不一樣
就象今天我拿出了我的IPHONE4,大樹馬上說IPHONE5都要出來了,你才買
八月才買的SE的ARC現在也有了更新一代的機王,規格比現有的更好,要換嗎?
其實如果你認真的去思考一件事會發現,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
過去有人講過一件事「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在我看來只有玩家才是在「逐」夢因為那是它的寄託,對你的人生你怎麼看
就算你有玩家的本錢你應該去逐夢嗎?而這樣的追逐有意義嗎?
追逐是沒有止盡的
對於廠商來說,他當然希望你去「逐」夢,有時他還幫你畫出那個夢境
過去選舉時不是有一個口號叫做「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嗎?
有人在靈異上問EVO賣得好不好?這個問題,對於廠商來說絕對是XXX
對於無法分辨好或者不好是什麼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可能格外的重要!
但是大家有沒有看出來一件事呢?好或者不好這件事/在這是對誰說的
或者好或不好這件事,難道是別人說了就算,有人說了,你就能心安?
如果這支車架不便宜,而它,正是你心中的慾望在催促著你下手的東西
在你並沒有分辨的能力之下,於是你把「別人的意見當成是說服自己的理由」
於是你很率性的就買了,買了之後不管是好不好騎,你總是得為這個決定背書
因此,每當任何一個帶著羨慕的眼光的車友,問你這台車好不好騎時你會怎麼說
當然是好騎啦!不然我幹嗎花了那麼多錢來買,這個問題問得是不是有點愚蠢?
問的人真的是愚蠢的嗎?為了証明你的決定是對的,你不是那個盲目的人
因此,你必須要為這個決定一再的做自我催眠,即便你早就放著不騎了
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他在大家都在瘋DXXXA時,跟著別人下手買了一台
但是從買了的那天起,只要他騎一次他就罵一次,後來他索性買了另個廠牌
但是這個CAXXXXXE對於它來說似乎是買對了,因為買後他認為「就是好騎」
當然,這個朋友對於車架或者輪組,都算是一個小有研究的人,並不是那麼盲目
但是,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了,既然他不是個盲目的人,那他當時幹嗎買了下去
於是,你就不得不佩服「廣告」或者「品牌」在這裡所扮演的影響力了
在這個世界裡面,我們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了解,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懂
因此,我們下決定的方式很多元,所謂的專家,可能就是這當中的一個
而你對於這樣的專家你又懂得了多少?他和你是親朋好友?你認定他不會害你
你只不過在替慾望找理由
過去,我常對別人徵詢我的意見時這樣回應:我可以做建議,但,你得自己選擇
因為,對於我好的東西,別人未必會有「相同認知」因此好壞,有時變成主觀
就象視覺系的車友來說,好不好騎可能放在第二位,你從功能建議就未必是對的
其實很多人不清楚一件事,我們在選擇專家時,有可能你依然呈現一種偏聽
因為你在選擇專家的過程中,你依然是用你的喜好來「選擇」,依然是「主觀」
所以到最後你所得到的結果,真的能算是正確的選擇嗎?多半應該都不是!
對於多數人來說購買其實都是一種衝動和慾望的呈現,所以只是在逐夢而已
只有少部分的人在一連串的挫折之後,會一步步的進行省思,去建構他的夢想
什麼東西真的是你要的?還是你在經過很多年之後才發現,原來:我買錯了
每到一年將過的時後,其實就是我最痛苦的時間,因為丟東西的時刻又來了
既然可以丟。那就意味著「這件事情或者這本書並非決對必要」,但當時為何買
我是告訴自己「你將來會讀」還是「將來女兒可以讀」,其實都是錯的
因為,隨著年歲的增加,你知道「在有限的時間裡你不能再讀那麼多的書」
如果是打算給你女兒讀的,那更可能是錯的,因為你不能替他決定讀什麼
所以,說到最後你發發現,你當初替自己許下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
因為隨著時間的過去,你會發現你這個夢,實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所以在一年又過去的時後我只能告訴自己「築夢踏實踏實築夢」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