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WAY的花鼓)
日前因為南下之便去了一趟POWERWAY
老實說,在去之前GOOGLE了一下,看到的批評真的是不少
這,和我在零一看到有人動輒批這家的情況,其實沒有多大差別
頓時,我心裡面忽然覺得,如果以新聞選擇的標準來看
這家廠除了負面新聞的價值之外,真的值得對車友報導嗎?
帶著一絲忐忑的心情,並且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找到了這家廠
如果說喬紳是在田野之間,我覺得這家廠也差不多了
怎麼說呢?你或許會覺得真的是不怎麼起眼,或許這就是台灣生命力所在
(東昕的蔡總,相當NICE的一個人)
坐下之後才覺得,老闆真的是非常的NICE
就算我今天可能是來踢館的,他仍然顯得非常有耐心
果然奎貝克的海寰兄,常常和我提到的情況是個事實
免不了,我當然要先看一下東昕的產品
老闆拿出了一些輪組、花鼓乃至於傳說中各種顏色的鋁輻條
展示的樣品當中,有一些代工的東西,看起來那些花鼓製作上都不怎麼簡單
當然老闆也示範了一些專利的設計部分,並展示了它家鋁輻條的特性
(這一圈據說也是一個專利)
自行摸索的核心技術
記得在之前寫過的文章中,我曾提到,花過一段時間在找鋁輻條
有人告訴我,台灣如果要生產這樣的產品,可能要再三年的時間
在東昕看到時,我才發現原來得來全不費工夫
台灣不但有人做了,而且在時程上已經提前了不少
而且做的廠,並不是那些製作鋼絲的廠商,而是一家機械加工廠
做為故事的主軸,或許這就是這家廠有趣的地方了
(這也是東昕的專利之一)
因為很顯然,就如同海寰兄所介紹的,這全部是這家出身黑手的老闆
自己從一些過去幫別人代工的經驗之中,自己摸索出來的
顯然這雖然是一家代工廠,但是逐漸也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
當然要做採訪,老闆也是要考一下你是不是懂的,以下就是東昕蔡總的訪談
蔡:你看過我們家鋁輻條設計之後,有什麼感想?
答:我想蔡總這棵花鼓是做直拉的,一般而言直拉花鼓如果效能要好,那麼固定這端如果結合部分越強,那麼效能會越好,在鋁輻條的頭部放鋼珠這個想法,確實對於花鼓這一端的固定,是一個比傳統外國廠商的做法或許要來得更好的一種構思,但是這樣的做法能不能達到效果,可能要看花鼓這一端你是怎麼做的,如果以剛剛看到的情況來看,固定結構應該算滿強的
蔡:既然這棵花鼓應該做的不錯,為什麼很多車友覺得POWERWAY輪組,在帶到二十以上時表現不錯,二十以下就有些拖
答:如果用XR300的框來看,我覺得這個品牌為什麼選這個框就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這個框的重量在我印象中應該有450-460公克,和XR-200的385公克附近的重量相比,每個框都重了不少,雖然花鼓本身的結構不錯,但是如果是為了要讓平地速度維持漂亮的表現,選擇這個框或許有些道理,但是光這個框本身的重量,對於這些鋁輻條來說就是額外的負擔了,所以就算你的效能再好,起歩時框重就一定是耗能的行為,因此會有外界批評的結果,在我看來是很正常的阿,而且,為了增加結構強度,這棵花鼓顯然偷輕上有限,雖然花鼓部分重一些的影響並不是那麼大,但是對於現在講求輕量化的設計,顯然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代工的花鼓,鑽的角度很有學問)
首要考慮安全 重量不是問題
我覺得上面兩道菜,是蔡總對於我的考題,當然,我們也不能讓蔡總一直問下去
問:我想剛剛被蔡總問了這麼多,我也想反問一下,為什麼花鼓結構做了那麼多的考量,POWERWAY卻會選擇了這麼重的一個框?
答:我想對於品牌商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輕,最重要的是安全,如果你的輪子上路了,結果你都是把時間花在維修上,那麼意義也不大,所以對於東昕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怎麼樣把產品做好,至於怎麼樣減輕重量或者甚至次換框,這可能都是下一步再來考慮的問題,就如你所說的,現在這組輪子重在1600公克,那麼是不是換個框就少了一百多公克,另外就是這組輪子上路之後陸陸續續也有一些小問題,比如說有聲音之類,這都是當初沒有想到會發生的,如果我們沒有考慮多一些,可能這些要解決的小問題會更多
問:所以未來還是會可能改變囉?
答:我們只是代工廠,是不是要改?這個還是要看委託我們生產的廠商的意見,基本上我們的技術有到位,自然會做相關的建議,至於對方會不會採納,當然還是要看他們的決定
問:雖然說天下文章一大抄,東昕這棵花鼓,也被質疑並不全然是東昕自己的設計,但是就算抄,有些人未必抄到神髓,東昕這棵花鼓在結構上有一定的水準,請問當初是怎麼想到的
答:(蔡總其實對於這一點滿為得意的,事實上從現場別家框來看,應該是做了不少研究)其實我們替很多國外品牌代工,如果只是從花鼓外觀去看別人的產品,那麼你做出來就會有一大堆問題,因此每一次從別人產品中所學到的經驗,都是我們製作出自己產品的基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或許就是我們做出來之後有模有樣的原因。
問:如同剛剛蔡總所講的,連協達都還不能說有效的生產鋁輻條,請問果昕是在怎麼樣一個情況下做出來的
答:這或許就是異業之間有不同思維所產生的結果,別家廠或許因為傳統鋼絲的思維,所以被綁住了,但是我們沒有這樣的負擔,所以被我們想出來了做法,事實上為了這個鋁料的事,我拜託了我日本生產鋁料的朋友很久,才找到我們所要的材料
另外,我們做出來的產品也比國外要來得更好,之前我們做過的測試,義大利廠商的鋁輻條拉到250(什麼單位我忘了)就斷了,我們的可以到350,(這時蔡總特別把它家的鋁輻條做了各種扭的動作,果然延展性不錯,都沒有斷)
很顯然東昕對於這個結果是很滿意的
(努力的把鋁輻條彎成了這樣,結果沒有斷)
採訪側記(感想)
由於我並沒有騎過POWERWAY的輪組,所以如果單就理論層次說好或不好,或許太過於主觀,但是如果就花鼓研究上來看東昕顯然是花了一些心思,而且就機械結構的層面來說,很多代工的加工可以看得出來相當的不錯,這些地方都是值得鼓勵的
但是,下一部可能對東昕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對於現在的輪組來說結構不但要好,還要能夠做到輕,畢竟輪組是市場的產品,不能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要讓消費者願意拿錢出來,如果東昕只是和國外一級輪組相當,那麼似乎沒有什麼說服別人的條件,就算價位上有競爭力,消費者還是不一定買帳,台灣的輪組廠,尤其是鋁圈的部分其實是個紅海,東昕雖然做出了鋁輻條,也掌握了自行製作花鼓的技術,這一點確實比別家廠要更有優勢,但是怎麼做出完全屬於自己的產品,框和重量可能是下一個待突破的點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