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朋友常問我---劉大,邪惡手編輪有什麼好,值得你這樣被人公幹


我常會反問一句,那你告訴我,邪惡手編輪有什麼不好,為什麼我要因為別人罵了兩句,就轉而似乎是承認別人罵得有道理


 


基本上天底下沒有一件事是真的好到找不出缺點的


那為什麼我要因為別人找到的缺點,就認為這件事是沒有救葯的


看到前兩天有位車友在部落格上回應自己對這組輪子的感受


其實我看了之後心裡是滿感動的,因為這個世界還是有人懂這組輪子


 


看過我之前寫的輪組的局限與趨勢的文章的人或許會記得,以下這句話


我會喜歡自行車這件事是個偶然,但是對於後來的發展卻是個必然


因為那是個性格因素,和很多人想的商業利益----八竿子都扯不上


 


就象日前去採訪東興老闆(POWERWAY)時所得到的反映一樣


你會發現如果你真的懂某個產業,那麼別人就會有興趣和你談


進而他會聽聽你的意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吸收或者參考的觀點


如果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動作,能夠帶來輪業的轉變,有什麼不好?


 


當年我和小魏會研究這組輪子,只是基於研究輪子的熱情


動機很簡單-----就是在當時的條件之下,能否做出又輕又強的鋁輪組


那時小魏只是在唸研究所的窮學生,偶耳靠編編輪子賺點小錢


所以,完全是在我出資金的情況下,很克難的進行研究的


 


當然如果要一次一次反複重編,大概沒有誰有這個資金


所以,我們當時就已經採用程式來進行可能性的分析


由於小魏是學結構力學的,所以這套程式可以說是他的創舉


當然反過頭來看,他現在所用的設計分析程式,當時真的有些克難和陽春



什麼時後做成出成果


現在想起來,當時所有的動作都是緩慢的


即便是取得了一點點的小發現,都能讓我們高興個老半天


雖然我們在程式的分析下認為這樣可能比較好


但是好多少?值不值得試?其實都得再研究


畢竟編的人不是我,這些拆來拆去的事


有些時後可是得折騰編手個老半天的


 


其實一開始我們的設想是偷輕,當時還沒有完全討論到結構


1330其實只是沿用了二比一的編法,嚴格說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創意


不過在使用的效果上,卻讓我們覺得有機會和廠輪來競爭


 


其實1330輪子中的傑作應該是逆旋轉輪


很多人用XR-200的框覺得〈慣性〉差了一些


但是如果你用的是逆旋轉輪時,卻覺得輪組上似乎保持著(較高的轉動慣量)


一般人可能認為這只是騎乘者個人的心裡作用


但是,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而是很多試過的人都有---相同的感覺


 


但是這組輪子到如今,只有我手上還有一組,並沒有實際量產


主要的原因,除了可能的重量限制之外,應該是太難編了


為了張力的平衡,編一組輪子要花好幾個小時


在這個分分秒秒都是錢的時代裡,無疑的這樣的輪子是會被錢淹沒的


 


顧大所提出的難題


很多人印地安,大概會對那個留著鬍子體重上百的人有印象


沒錯,那就是印地安車店的老闆顧大,除了車架,他對研究輪子也有興趣


我記得是我和小魏討論過程中,他突然插了進來說了一句


「有沒有可能編出來重量在一千三百公克以下的輪子」


這句話在當時,頓時讓小魏呆了一下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因為只要找出當時最輕的花鼓、鋼絲和框,那個結果應該很容易算出來


但是顧大體重超過一百公斤,他很清楚,這組輪子要能騎


或許就是基於這樣的一歩一歩的面對考驗,於是才激發出解決問題的創意


 


很顯然如果這個想法要兌現,那麼現有的編法可能是沒辦法的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能夠讓這麼少的鋼絲產生超強的結構


當然,如果自己可以做花鼓,那麼問題應該容易解決得多


所以,我當時也和小魏說,如果要用到這部分的錢我願意出


 


但是顧大認為如果那樣才能做出輪組,付出的代價會太高


所以,自己做花鼓這個想法在當時是胎死腹中


(事實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無法知道和掌握花鼓的重量)


於是我們只再另外想辦法,2BY2其實就是當出這樣被想到的



新的2BY2編法


不過,如果延用傳統的2BY2其實是沒有辦法編好的


所以後來有人質疑2BY2編法不可能成功,其實說的也沒錯


因為我們確實用傳統編法編過,最後我們決定放棄


至於新編法如何被小魏想出來的,老實說我也不清楚


 


.這組輪子的難編之處在於除了要解決左右張力的平衡問題


但是就連同側同組的四根鋼絲因為互制的問題,每根張力也不同


所以除了同側要達到平衡,還要顧全到張力,難度非常非常的高


因此,如果不是編手出身的人,或者嘗試編過編不出來的人


可能會用材料的價錢來評做這組輪子的價值


事實上,只有真正懂這組輪子的人才知道這組輪子多難編


 


所以我也曾開玩笑的面對那些安慰我的朋友說


你看他們告訴所有車友說不可能編起來,所以編得起來才是---「價值」


這組輪子之所以貴不是貴在材料,而是貴在「編工」和「KNOW HOW


 


事實上這組輪子不是沒有人仿過,而是拆了重組之後組不回來


這可不是樂高遊戲,你可以按照圖樣,自己拼裝


 


史上最強的結構?


 


邪惡手編輪的獨特在哪裡?可能是大家所最關切的


其實說它是史上最強的結構,並不怎麼恰當


但是如果認為它是史上最獨特的結構,可能有那麼一點的味道


 


基本上,邪惡手編輪的鋼絲並不是傳統的交叉


在做法上它是「編織」,所以四根鋼絲之間並非傳統的2力結構


而是出現了一種可能算是互制的行為,所以它可以說是鋼絲版本的刀輪


它在運作上四根鋼絲其實是一組,並非傳統鋼絲輪的力學行為


 


所以當這種編法被研究出來時,當時試過的人都有一種奇特的感覺


因為它的張力並非拉得特別高,可是你騎起來時卻覺得剛性出奇的高


所以一般人如果沒有騎過,那麼相對而言可能覺得會異常驚豔


 


這種編法的好處可能是你在騎時,動能的傳導相當的直接


而你的輸出動力的損失率,相對而言卻是異常的低


也就是說,它可能被歸類為高功效的輪組


因此,這樣的做法可能無形中救了一般沒有特別設計的花鼓


 


當然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壞的事,當然也沒有絕對好的事


這組輪子的好處可能是在結構,但是它的弱點也是在結構上


因為編織法本身對於鋼絲作動來講,每一個交叉點都是應力的所在


所以互制行為本身對於材料所要求的特性就異常的高


 


鋼絲到底能夠承受多久這樣的力學行為,其實是比較讓人擔心的


所以為什麼說愛恨情仇的邪惡手編輪呢?


因為這組輪子本身所造成的結果確實是讓人----「又愛又恨」


 



對於一組玩家級的輪子而言,這組輪子確實不太適合很多人擁有


所以我一直說它是我們研究過的輪組,並不是能夠大量販售的東西


由於它獨特的特性,所以對於「材料強度」的要求也異常的高


當初由於我們的思考點是放在低框鋁圈上,所以面對的困難更大


當輪圈的鋼性相對稍弱的時候,鋼絲的負擔就會變多


如果花瑴這的好朋友又不能給予太多的援手時


那鋼絲就成了最後的關鍵了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後記


有人一直想把邪惡手編輪的販售和我扯上關係,讓我覺得這件事還是得說


其實從頭到尾我周遭的車友都知道,我從來反對賣這組輪子


當然我也反對有人公布這組輪子的KNOW HOW


因為很簡單,這組輪子引發的問題,最後可能仍然得研發者解決


所以,有人認為做不出來,根本是是騙人的東西----也好


 


事實上當初拱我們幫他們做的親朋好友都很清楚,這組輪子只供研究用


至於扯上販售和誰有關其實是查得到的


從頭到尾我只是出錢研究這組輪子的人,至於賺錢這個概念從不在我腦海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UTUANEE 的頭像
    LIUTUANEE

    剩騎士與只瘋車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