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姪子唸大安高工時去補習,他回來時告訴我補習班說:收他們是施捨




他說那個班主任說:「我們要教的是建北的學生,你們能補到真的是幸運」




 




我告訴他:「這種濫補習班說的濫話你聽聽就好,這根本就是自抬身價」




講得難聽一點,這家補習班能賺錢就是因為---有很多不是建北的學生存在




建北的學生哪裡需要他教?那些學生自己會唸書,不用他教就已經夠好了




 




教育部長蔣偉寧講的一句話還讓我滿佩服的「不是教菁英是把所有人教成菁英」




如果拿這一句話來對照那個補習班的班主任---「把菁英教好,有那麼的偉大?」




 




最近台灣市面上談芬蘭教改的書很多,一時之間芬蘭教改在世界都是顯學




很多人都想了解芬蘭怎麼成功的,和所有父母都很認真想知道如何教好孩子一樣




我不知道學教育的人真的看過了這些書之後,是不是感到(什麼嗎?就這樣?)




 




講得難聽一些教改的理念大家都理解,但是一旦要落實,則根本沒有人會照做




因為這個社會早就存在既定的結構,我們的結構就是在觀念上根本就是分數主義




 




一個學生好不好,並不是看他有多大的學習興趣,而是看它考不考得出好成績




但是當一個人蓋棺論定時,談的應該是他這生的成就,而不是他考上了那個大學




當然,如果他這一生沒有什麼成就時,曾經考上T大可能就是他最大的成就了




 




教菁英有何偉大




芬蘭的教育特色裡面有一項是他們不會特別強調考試,甚至是減少考試的次數




對於分數他們也不特別強調,他們不想讓分數變成是一種價值觀,而忽略學習




所以對於不同程度的學生他們不會特別分班,所以他們應該沒有聽過(放牛班)




 




在芬蘭老師的地位非常高,年輕人的志向當中,做老師應該是排名中的前幾項




這和台灣早期社會中很多人想當老師的情況還真的有些像,老師被認為是種志業




 




所以,大家在看芬蘭的教育改革可能覺得是「似曾相識」感覺我們也如此,是嗎




是,如果我們和很多老師談,他們也會覺得這些我們都懂阿,但是我們做了嗎?




 




我女兒最近要考學測了,感覺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壓力存在,因為不想考第二次




其實我對於他的未來並沒有那麼擔心,但對於他能考得很好,沒抱持太大希望




因為我女兒並不是那種每科都一樣好的學生,這在台灣的考試上是相對不利的




 




而她又是那種有點(名士派)的學生,他是為興趣而不是為考試在唸書的人




所以她如果真的想一試定江山,那麼她的分數可能未必能夠申請得到名牌大學




 




那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談到電腦的人工智慧問題,我告訴他電腦就像是知能




但是電腦的知能是不是能夠進化到智慧?很多人在猜在期待,但理由建立在哪




 




過去有一部電影叫機戰未來,飛機所以產生自我意識是因為被雷電打到所致




這種劇情大概是建立在人類「意識」的產生,可能從某種情況來看也是意外




 




但是我必須要說一句話,很多學生的學習就和電腦的知能一樣,未必是智慧




這或者是我過去的某個老師說的,某些人可能是聰明的,但是未必會有智慧




知能是給你考試答題用的,但是智慧是給你應世用的,那一個比較重要呢?




 




文明的傳承,其實是在傳遞應世的智慧,但是曾幾何時卻變成了只是某種知識




而考驗你是不真的懂的方式意然簡化到用「考試」考得好不好,來做為標準




 




我很清楚以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性來看,考試應該會是「唯一公平」的手段




不然以我們「走後門」「拉關係」的偉大文化,好學校大概只有貴族有錢人能唸





教改有做好的環境?




而技術官員為了避免給別人「圖利他人」的借口,這樣做不會好但至少不會錯




所以在台灣「正確」的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惡性循環」的歷史,是一種宿命




 




很多人都認為官員不夠努力,做不好,他們的行為讓人火大,但是這是真的嗎?




在台灣,你真的相信教改有「做好的環境」?如果你這樣想,只意味你「太天真」




 




我們的民族性早就讓我們「喪失」了做好的可能性,而不是沒有人想要做好過




多元入學方案原本是現行制度的一種救贖,但是錄取的學生卻往往很難能適應




 




讀書原本是追求知識的樂趣,但是一但分數變成唯一的評價時,就無樂趣可言




因此,多元方案入學的學生常常面臨所謂「跟不上的痛苦」,唸名校反而害了他




 




台灣話說「讀冊讀冊,越讀越冊」,當你怎麼唸都沒有成就時,我不認為會快樂




事實上在同學當中這些人可能最後都成為了邊緣份子,被價值觀自動或背動放逐




 




所以當我們在談教改時如果只是從「手段」下手,而不是改變「價值」不會有用




這或許是我們的教改推了那麼多年,大家都不知道要如何改才能看到效果的原因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