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常告訴學生,不要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到28世紀也不會是
很多人會說「你這樣傷了民族情感」這樣的論述似「並非事實」,這是自憐
我想很多人並不清楚廠商倒底是怎麼想的?因為局外人來看,廠商超怪異的
比如說:為什麼我們替別人代工的產品就「比較」好,但是自己的就問題一堆
廠商喜歡用「代工來表現成就」,認為名牌代工就表示自己的「技術實力」夠
我從來不認為台灣廠商的技術實力不夠,但台灣廠商如果這樣是不是其心可誅?
為什麼你代工的東西可以做得好,甚至於近乎完美,但是做自己的就沒有這樣?
這是你誇大了自己的實力,做得好根本就是外商自己的功夫,你沒學到眉角?
一旦你這樣質疑時,我相信台灣廠商會告訴你,實力不可能有假,外商沒那麼笨
在過去,基本上我常常把外商的試單看做是一種「考驗」,或者是對你的觀察
現在我更相信,外商從這些過程中了解台廠將來會怎麼做,會不會成為敵人
但是,我想外商應該是很放心的,因為它們很清楚台廠的心態,認為你不足懼
何以我會有這種想法呢?我認為台灣廠商並不是輸在技術,而是輸在心態上
不知其所以然知其然
我個人感受很深的一件事是,台灣廠商只會做,但是很少有人會問好在哪裡?
比如說,之前我所談過的一家碳纖廠,他做了十幾年的碳纖,做車架卻出了問題
我不知道大家會怎麼去想這件事,但是當我知道這件事時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個人在看時,我不認為這家廠「沒有能力製造車架」因為過去它替人代工過
但是對於別人車架是怎麼做的,乃至於為什麼是這樣做的,我覺得它沒有想過
當然,我這樣的推論是建立在車架設計和技術要求,都是國外廠商所提供的上
如果OEM和ODM都是代工廠商親自做的,自然不在此列,但這樣問題更大
因為既然這都是你當年「親力親為」,那麼還有什麼問題嗎?你不是已經會做了
過去你應該斷過,但是那樣的問題你既然處理過,那麼再犯豈不是很怪的一件事
如果一件事要做很多次,完全無法做到「經驗移轉」,這樣的公司沒有問題?
老實說,我上面所提到的這些問題不過是很膚淺的一個層次,那只表示你會做
我的意思是,你會做碳纖是一件最基本的事,你是碳纖廠自然是要會做,不是嗎
但是你有沒有辦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比如說改變外觀造型,一樣做得好呢?
也就是當國外廠商出了個題目給你時,你有辦法根據它的要求,做到那樣設定
比如說這台車的外觀是如何?我希望車架的性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諸如此類
當你可以根據「要求」做出相對應的「產品」才表示你是懂車,懂得如何做車
也就是說你是知其然的人,所以你怎麼做都可以達到標準,甚至比標準更好
我曾遇到一家廠,它代工了某家廠的車,按標準施工後,廠商請選手測---會斷
照理說,這應該是設計廠商自己的問題,但是最後這家廠找到了設計的三個問題
消費者並不是傻瓜
也就是說,這家廠不但足以把車做好,而且它還能知道你的設計---有沒有問題
事實上我所了解的是它不但知道有沒有問題,還知道你的問題是「為何產生」的
今年車展時,某位廠商告訴我,它的登山車的問題終於解決,不用再做補強片
老實說對於一家做了十幾年的老廠,它會有這樣的問題,我一樣是感到很意外
我想,如果不是它解決了問題,感到意氣風發,他絕對不會和我說這樣一件事
當然,它也可能根本不了解,他和我談這樣一件事時,我已經知道問題在哪了
因為相較於一般的車友而言,大概對於製造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根本不了解
其實對於廠商來說,這是進入某個等級的必要條,但是它竟然要花了十幾年!
過去我的某位好友負責它們家廠的碳纖開發工作,那時我也才接觸車架沒多久
但是,它的車架開發卻是花了好久好久時間才做出來,因為之前都是不堪用
這家廠沒有車架經驗嗎?它有。而且它是國內非常高階的鋁車架廠,素負盛名
但是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如果它所說量產是可行,那麼花了六七年跑不掉
但是我也提到某家廠做了三年,車架就做到850公克,目前還可以做到更輕
而這家廠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對於國內廠商來說,這家的老闆就絕對是個怪胎
因為他就是那個「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只要做出來,還要做得更好的人
當我告訴它我覺得抽車怎樣?我希望如何時,他會說可以,但要多個多少公克
他的客人只要和他合作過,多半都是長期生意,而且不會跑,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也只有這種心能才真的讓國外廠商畏懼,因為國外廠商知道它才是絕對的強者
所以並不是外國月亮比較圓,而是廠商心態如此時,消費者自然無法熱情擁抱
一樣是花錢買產品,你買的是什麼?我相信你不會對於你買的產品不在意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