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最近這一段日子裡,天下文化的一本書非常夯
書名就叫虎媽的戰歌,談的是親子教育
以下或許可以視為我對親子間問題的一種想法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在某個階段裡有如一條平行線,沒有交集
與其說這是一個難題,不如說這是一種宿命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年紀,伴隨著不同的成長經驗
說兩者之間有一種代溝,不如說兩個不同大腦之間缺少交集
有著過去,所以父母太容易用自己的經驗,看待子女的未來
與其說,父母親是試著去干預,不如說父母親太過關心,太過擔心
一個成熟的大腦遇上一個稚嫩的心靈,有如雞同鴨講
如果操作得稍有不當,那麼親子關係就有如殺戤戰場
軍令如山,所以虎媽這個稱呼是不是代表著一種權威,不容挑戰
如果我們的過去,也曾經是傷痕累累
那麼用著「保護」的心去處理問題,真的是唯一的選擇?
父母視如果太早出手,那麼子女往往得不到該得的經驗
父母親如果太早擔心,往往被子女視為想要控制
這是一條真愛旅程,但是卻真的是---愛得太辛苦
人生何妨看做是學習
經驗可以交接,但是那只是變成了文明,成為了知識
你的大腦可能多了一道填鴨,但是卻未必有了教訓
所以我們只聽過有「走」過的路,卻不能把它讀在腦海裡
最近以來,兩條重要的社會新聞廣泛的受到了社會的矚目
一則新聞是,一對相戀中的青年男女因為父母親的關切而殉情
另外一則新聞則是不能沒有妳故事中的那個女孩
拿了父親好不容易存了三十萬的錢,和男朋友離家出走
還差一點,因為只剩下30元被男朋友給騙去搶超商
這兩則新聞一件看起來是關心太過,另一件則看起來缺少關心
可以看得出來,到底父母親應該怎麼做,似乎成為了兩難
因為擔心女兒再度離家出走,於是父親選擇了不敢干預
而面對了女兒選擇了殉情,我相信那個父母現在一定悔恨不已
選擇相信與培養能力
孩子遲早會離家,所以你的保護終究有一天必須要縮手
如果你不試著去培養他的能力,那麼他他總有踢到鐵板的時後
他遲早會遇到失敗碰到挫折,難道你能一輩子擔心下去
如果你無法永遠活在恐懼與擔心之中,那麼你必須選擇相信
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難到過去我們的父母有過那麼多的關心
如果不是,那我們不一樣也是活得好好的,從沒有忘記追求自我成長
所有的能力其實多半是從挫折中培養出來的
過分的干預只是掠奪了孩子的人生,讓他失掉了學習的機會
孩子越大其實父母親所能選擇的是---逐漸淡出
因為你必學讓他學會自己去掌控他自己,而不是繼續的依賴
前些日子,女兒也面對了如何選擇類組的問題
她告訴我:她的導師想和我談一談,所以希望我去學校
回來之後,他問我:老師和我講了什麼?我回答:什麼都沒說
事實上一堆家長都想找老師談,那麼老師有什麼機會和我對話呢?
我告訴女兒,你們老師不講得很清楚嗎,一個是能力一個是興趣
所以,你就根據這兩項原則來做自我選擇吧
有一陣子女兒告訴我:他覺得他所寫的文章不夠深刻,他不知道為什麼?
我告訴她,生命就是在生活之中體現,如果一個人連吃過的碗都不會自己洗,把父母親當老媽子,試問又會有什麼樣的深刻體驗呢?
最近以來,我看她都自己洗碗收碗,我知道:她聽進去了
過去我認識一個女生,她是個單親家庭孩子中的老大
她的弟弟是小太保,她的妹妹是小太妹,但是她卻是個好孩子
他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我告訴她,是責任心讓她不至於變壞
在我們家,基本上所謂的戰歌是不存在的
因為選擇相信,所以你不至於過分擔心,因為沒有控制,所以更培養了責任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