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台灣人喜歡公路車~~其實要從台灣人喜歡ON ROAD不喜歡OFF ROAD說起
早年~~台灣的單車運動族群還是以HARD TAIL登山車為主
原因無他~~有那隻前避震器~~讓絕大多數的消費者覺得那就是舒適的代名詞~~甚至有消費者會決得想買雙避震的登山車~~無非是要追求舒適~~或是看起來高科技感的外觀
只是有賣過或買過登山車的人都知道
買車沒多久後身邊就會開始出改1.5吋胎甚至1.3吋胎的建議
因為和原廠配備的1.95吋或1.75吋巧克力胎相比無疑輕快迅速很多
而這也證明了買XC車的人絕大部分都是ON ROAD在騎
連帶影響很多消費者在買XC車的時候直接要求車店將巧克力胎折價換成城市胎
在家店的的巧克力胎堆到天花板之後轉而去要求原廠
就看到入門的XC車乾脆原廠就直接配備1.5吋的城市胎
再來,持續有在練車,甚至開始參賽的車友,當然就會開使動起改車
以求輕量化增加效率的腦筋,更有甚者,聞道商機的店家自然會推波助瀾
原本的一隻前避震,動輒2KG以上,花個五六千改隻,只要5XX克的碳纖維硬叉,就可輕個一公斤多,於是又形成了一波風潮
進入公路車元年之後,因為FITTING觀念的導入「推動」使得越來越多車友不再視騎乘公路車為畏途
過去最常聽到消費者對公路車的看法就是「好趴」騎起來。
但是隨著店家及消費者本身的知識逐漸增加
敢騎乘公路車,而且騎的舒舒服服的人越來越多,存有疑慮的人就越來越少
再加上,原本騎輸自己老王,怎麼換了公路車之後就將自己海放了
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馬上跟著換車
再來就是從比賽層面下去看,台灣的單車活動舉辦觀念,慢慢的與世界接軌
主辦單位有意的想去扭轉成ON ROAD就比公路車,OFF ROAD才比登山車
而很多原本在登山車組屢屢上台的常勝軍,也慢慢有了一種觀念和風潮,就是真正的高手都跳去公路車組討飯吃了
留在ON ROAD登山車組,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行為。
而協會雖然定下了,OFF ROAD比登山車的概念,卻又因為比登山車的人數少
需要的人力多,更需要事前拉繩索、做跳台、挖坑洞
也就是說辦登山車比賽獲利少而意興闌珊
甚至ON ROAD登山車的比賽,居然不再頒獎,更沒有獎盃連年度積分也取消了
還在騎登山車的,不是那一小撮撮真的在玩OFF ROAD的騎士(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不然就是--經濟能力有限,純粹只想騎車健身運動,不想與人競爭的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