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聴到量身訂做,很多人第一個直覺是----這樣的車會便宜嗎?


聴到做的是鋁車,很多人的直覺是,有價值嗎?


 


從我當年寫下那篇《讀乃哥清秀佳人有感》開始,其實我就想要試幾何對於車來說的意義有多大,但是如果每零點五度就要做一台車,如果用的材料是雷諾953,那麼這個本用的可能也太大了,什麼樣的材料適合做這樣的實驗,以免過於傷本,另外什麼樣的廠商願意接受這樣的訂製單(當然我知道雲豹可以),一直都是我在找尋的最終結果,很幸運的是我聽說了卜威和CHC合作,正在開發一套這樣的量身訂做系統,他們當時正在測試階段,希望有經驗的店家或車友提供這方面的配合,於是我就厚著臉皮找上了ROBERTMIA,也在一直趕進度的情況下,在今年三月車展時秀出了這個成果。而我給他的名字就叫----傳奇


 


很多人驚訝的問我,劉大哥你不就有天龍八部了,幹嗎還弄台鋁車來玩,其實我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口中一直唸唸不望的有三台鋁車,一台是我手中的系統六,另外兩台一台是鎂合金的DOGMA另外一台則是CANYON,對我來說雲豹9531400公克我都能接受了,那麼1200公克左右的鋁車有什麼不可以接受呢?





(看到了幾支管子的比例嗎?下管非常粗大到五通時再變成扁的)


什麼樣的車是有靈魂的車?


一直以來我所想的或許和大家都有一些不一樣,過去一直在研究這個廠那個廠的幾何,而對於為什麼這部車好那部車不好,有著太多疑問,因此我最後在尋求的答案是----好是怎麼來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個世上這麼多鋁車而我卻只記得這三部車的原因,而我就是從這些車上找尋所謂----「好」的基因


 


沒有卜威這些可能都只是空談


 


為什麼要提到這一點呢?台灣許多車廠是以量產為前提的,所以如果你所提出來的數據是他們認為很費工的,他們通常就沒有多大興趣了,如果在價上又沒有什麼利潤,那他們可能就更要拒絕了。而在這一點上我根本就是個貂蟬----又搞怪又難纏


對於想做的這台車,我是有著很多的要求的,比如說---


1.我希望中管改成內徑31.6的,雖然過去他們的坐管是27.2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拒絕


2.我希望下管用他們目前最粗的管子,他們也真的就找了那麼一支給我,事實上這支下管我拿來和系統六比了一下,真的還差不了多少,可能市售鋁車能相提並論的幾乎是沒有


 


3.我希望後下叉能夠採用我所建議的方式變化管型


此外,我也和他們溝通了我希望這台車的燒焊方式,比如說五通、頭管的地方我希望用什麼方式接,後下叉的地方我希望怎麼樣去燒,這些它們都接受了




(它的焊道雖然被烤漆蓋住了,可是仔細看做得非常講究)


 


所以,很幸運的這個胎兒的先天就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也就是當我拿到手檢視時,我發現它就是我希望得到的那個樣子,我想這一點你只是做一支車架又不是什麼十幾二十萬的東西,卜威卻做得如此---工夫,讓我對於這台車的戰力就格外的期待了。


 


這台車的靈魂我是怎樣去思維的?


由於我希望先做一台攻守兼具的車,所以我把車架角度設定在73.573上,上管有效距離是54,我希望這台車除了加速快之外,過彎的循跡性和穩定性都要不錯,因此我對於一些設定都做了一些調整,由於卜威有一支非常強壯的RAKE45前叉,因此在TRAIL上我就交給它了,最後的WB96.7,或許是縮短了後下叉的軸距吧,比我之前的953還要來得短,上管54的車卻有著比某些廠52車更短的WB,有些朋友都笑我---是不是把它當成西米露在設計


 


寫到這大家可能會想說了半天怎麼沒有看到測試呢,其實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很想知到做出來的結果和我想的一不一樣


 


絕佳的剛性奇怪的路感


拿到這支車架時,我的想法是沒有什麼理由,這一支車架會不強,但是接下來的是----組成車時會不會硬到爆?


由於車架重量已經有1300公克了,於是我決定讓他輕一些,我用了全套的RED,另外輪組方面則是航翊特別版的RT-038(用了航翊板子自己編的),組出來的重量是7.1公斤(含踏板),輕的有點出乎我的意外,不過更讓我意外的是---這台車所展現出來的路感



騎在上面,你根本覺得你是在騎一台碳纖車,而比較不象是在騎一台鋁車,這種感覺之前在騎CASATIM7.9時有遇過,不過M7.9是一台非常輕的車,因此我非常懷疑這台車是不是鈧合金,不過卜威告訴這是7005的鋁做的,這讓我非常訝異,因為這台車在過五線譜時並不是那麼的顛而是象碳纖一樣有著一定的變形量,或許這個變形量沒有碳纖那麼大,但是已足夠讓人驚豔了,當然你可能會懷疑是車架軟的緣故,但很顯然-----不是


 


五通的回饋力道非常的明顯,因此你會很清楚它有一個非常強壯的五通,另外反映在剛性上的是它的加速能力非常非常的好,如果是那種會把力量吃掉的車,你可能感覺是怎麼騎都騎不快,但是這台車的動能損耗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大幅度的過彎壓車,你都感受不到車架有變形的跡象,因此在結構剛性上的表現可以說是優異的。




(有沒有注意到五通的焊法呢,這是有點學問的)


會是輪子太軟嗎?


大家都有一個質疑,會不會是因為我用了碳纖板輪的緣故,因此我把輪組換了,我掛上我的管胎版的EURUS來試,結果發現和用碳纖輪時的反應差別不大,因此我很確定這就是這台車在材料上面的特性,太神奇了!我真的有這種感覺,因為很多情況下都是有一好沒兩好,我原本擔心如果車架太強,那麼我的屁股可能會很不舒福,但是顯然管材特性讓我得到---強和舒適兼具的結果


 


會太過靈活嗎?


我的意思是這台車會不會因為太過靈敏而顯得有些神經質,或者是難以操控?答案顯然是不會的,之前曾經在仁愛路的人行道上騎,結果前面一台車硬生生的突然擋在那,眼見著車就要撞牆了,但是就在我以為要撞上的當下,卻在只差一點的情況下閃了過去,因此我知道果然前叉的循跡性救了我


 



從三月至今已經過了四個多月,而這台車也陪我了好長的一段時間,經過反覆的測試,我決定再做兩台,或許是那種感覺太好了,或許也是因為我一直想要做幾台不同幾何的車,而且真的是機會難得,目前設定的是座管角7473度的各一台,當然一台是我的一台是印地安顧先生的,這會我想把我的車做成爬坡設定



----文章是知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後記


其實卜威這台車我從三月拿到手至今已經有好幾個月了,雖然家中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太多,不見得每台車每天都騎,不過到我家的車友我都會建議他們騎這台車到大安森林公園繞兩圈,很多騎過碳纖車的人在想,不過就是鋁車嗎?有什麼好試的呢,但是很多人試過之後發覺,這台車還真的是滿不錯騎的


另外有車友詢問,這台車是卜威原始設定嗎?


事實上不是的,我給卜威的車架圖都是根據不同需要而畫的,基本本很多車廠喜歡固定數據,比如說TIME的前三台車的FRONT CENTER是固定的,這樣的做法或許有它的必要性,但是這樣的話,TIME的車就不是每個尺吋一定都是很好的,這可能是車友在買車時可能要先了解的事,也就是不是每一家廠的每個尺吋都是很棒的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