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本上,我現在應該不算是那種常逛車店的人了


但是想想過去那種在車店裡打混,甚至有到一兩點才回家的日子


說起來還真的是有些瘋狂!


回想起來,為什麼當時那麼喜歡在車店裡面混呢?


除了天性上面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再問砂鍋在那裡的精神外


實在說不出來有什麼理由可以解釋當時的瘋狂


也許那時覺得自行車這個東西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學了


所以迫不及待的想從那些懂的人口中榨出些什麼


所以,在我的心中或許是覺得那些店老闆或者是師傅真的是有些斤兩的


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和老闆混,混到你認為老闆把你當兄弟了,那麼他才會把你一些不知道的秘密教你


在那個年代裡,店老闆如果告訴你他有那一家流出的車架,他知道誰替誰代工,可能就是了不得的事了


那象現在MOBILE零一上,很多人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告訴你誰替誰代工


當然對於某些不上網的人來說,或許那些還是一些543還是一些很神秘的事


現在不管大大小小的店家,都要搞車隊,都要搞部落格


想一想和我過去那種在車店裡混的情形,實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當時我是自己想要把老闆和我結合起來,現在的老闆則擔心車友的向心力不夠


所以,在某種情形下,這都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是一種連結


現在的社會其實非常強調服務,如果用服務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不失為一種正確的認知


當然服務不會是無價的,這種連結的目的,本質上還是商業性的


我們常在談營業規模,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一家車店到底要多少生意才能夠生存


如果它缺少一批向心力很強的車友,我很懷疑他能夠做多久


 


當年我在混的那家車店其實是建國南路上一家很老的車店


因為我是做媒體的,自然在認識業者的機會上會比其它車友要多一些


我記得當我興奮的告訴店老闆說,我認識了一家規模頗大組車廠的人時


整個氣氛就變了,我記得那時在一起混的車友告訴我


店老闆對於我搶他的客人非常不滿意,對於我告訴別人他的東西貴更是不滿


我聽了之後一頭霧水?我什麼時後講過這些話呢?


這時我才從一些別人的話中逐漸了解到,原來老闆已經準備趕人了


也就是我是那個可以了解真相的那個人,是可以揭露他可能說的是錯誤的潛在威脅


很多我的朋友最後知道,我是那個老闆最後請我不要去那家車店的人


其實那些所有的謠言都是店老闆自己傳的,怪不得我要查証時他說,過去了就算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該數落那個老闆不求進歩,只想做簡單的生意


不過,對於那個老闆能夠省悟到擋是擋不住的,最後挺著肥胖的身軀在河濱自行車道騎車


也真的給他拉了不少客人,我的心裡還是存在著一些的敬意


我現在看到他還是會打招呼,去那修菜藍車時,也還會被他酸兩句,但我知道我和他已經不是同國的


 


其實我自己的例子裡面我知道車店和車友其實是互相需要的


但是兩者之間的目的並不盡然是相同的,所以這個共同體其實結合上並不是那麼的完美


就象很多社群網站也是一樣,你到那找尋你要的東西,但是如果你找不到你要的時,你會不會離開呢?


-----文章是智慧財產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