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bdeOWQ  

奇怪的是當初為何決定要客製? 不是考慮後才做的嗎? 之前帶去一位朋友去屋頂上找出其該有的尺寸 結果到了某專家手裡調整出來 完全是相反 結果是只要騎長途就腰痠背痛 回頭反問我怎會如此 跟他說過各項設定並非照當初給的數據調整 對方把這話轉給幫他調車的專家 這位專家說哪錯了 本就應該這樣設定啊 無言…..BY 魏重申)

 

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認同懶人包?事實上這話就和問為什麼不認同網紅為什麼不認同名嘴一樣,背后隱蔵著一個心態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心態決定了高度,同樣的心態也決定了選擇,懶人包或者網紅名嘴讓你讓你把自己應該做的功課,交給別人「包辦」,有人認為這些人讓你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這話似乎沒錯,但是,你怎麼知道這些人講的是正確的?你怎麼知道這些話可能理論上似乎是正確的,但是(本質上)並不是從他們所給予的建議或者方向上去認知的!台灣現在並不缺乏這種一個招牌打下來砸死一堆的專家(照著劇本來說服你的演員),學習有層次之分,從這些人得到的是答案,和學習的連結性根本不強

 

讀書會當年做FITTING時經歷了好幾次的轉換,姑且稱做版本更新,有人拿這個當笑話講,更有人不斷強調曲柄長度0.25很重要,你很虛心的問他這0.25要如何變得重要時,他根本就答不上來,重要是他自己心裡決得重要,重要是因為他的工具可以做到,沒有人問如何讓這0.25真的變得有意義在哪裡有意義!

 /tmp/phpBgpAqG  

不要認為比你懂一點的人就叫懂,有人記得布吉納法索的首都,是很厲害,但是重要嗎?對某些人可能重要,對你來說也一樣?昨天股票社團貼了某位老師問鴻海集團內部24家中哪一家最值得觀注,被股神師父當成笑話來講,研究基本面是研究員的事,根據研究報告去買股票你真的賺得到錢?某X探雜誌不是一天到晚在用基本面(說故事),有人追蹤所推介的股票的「后事?後市?」嗎?

 

有人寫了一本書談自己如何根據外資進出賺到錢,於是大家習慣拿外資進出來做為操作依據,831130分那一盤台積電一口氣叫進了25000張(150億),那散戶是否應該在614元跟進台積電?股票市場最怕見光死,你在明面上就會有人和你「對做」,真正還有用的資訊不會有人真的寫出來怗怗賺不是更好?

 

那些自行車的專家講的和車廠講的不都一樣?大草原上講戰或逃,在存亡關頭時腎上腺素讓你得到很大的發揮,但是這樣的情況不可能持久。理由?因為你不是機器,你所擁有的能量是一定的。瞬間爆發力和持久性是兩回事,否則選手也不會想吃葯來解決,選手都做不到的事,你幹嘛相信你可以比選手更厲害?

 /tmp/phpPu0p6l  

專家講的是不是對的?是也不是。理論是對的,但是理論只是個標準答案,如何把這個原則用在每一個人身上,那是經驗的逐步累積。我常講過一件事,當年我想學fitting,教我的人要我先去看dr.蕭的部落格,我把內容看了好幾遍,但是依然不知道怎麼fitting,直到拿到三張圖,我才知道怎麼做。但,這些只停留在理論,拿到FITTING車,我開始幫讀書會的刁民fitting我才發現縱然有檢驗點(請看部落格中相關文章)依然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讀書會忒別喜歡做難的案例,多數fitter遇到問題無解時從來不會懷疑理論有錯,所以會如魏重申兄講的:哪錯了 本就應該這樣設定啊。如果你認為有問題的不是理論而是人,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削足適履)告訴消費者那是他練不夠?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因為比例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當你遇上離平均值越遠的特例時,一般的理論就會失效,只是多數fitter會牽就理論,不願意根據消費者的「個別情況」去調整重心,當年教我的人喜歡用人因工程這個術語,我比較喜歡用人體工學這講法,每個人的比例會影響它的重心位置,而所有的變數納在一起考慮時,人體最終的支撐點就會變動,所以檢驗點只是拿來看局部問題的工具,所以我常講別人怎麼做我也怎麼做,但是我的著眼點不同,所以結果就不會和別人做的一致。我也是照著理論來的,但是我並沒有一味把理論當神來拜,至於那些信奉理論是真理的人,反而很可能做的都是一些根本不用fitting的人

 

專家在台灣其實檔次並不高,因為專家和工匠幾乎沒有什麼太大差別,他們是一神教和証照的崇拜者,而並非解決問題的人,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接手)了太多周遊列國之后來些的案例,雖然很多人存著到此一遊的觀念,其實他不清楚,fitting是我的興趣,正因為合理的懷疑,所以我才會和別人不同,因為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解釋問題,而不是給你一個標準答案卻留給你一堆不能解決的迷惑

 

文章是智慧財,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