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篇文章為車友寫在回應中之體驗文,可能很多人都會錯過了
因此,轉貼於此,希望能夠讓享分享的車友,能夠看到,原文如下----
今天又麻煩劉大哥處理了棘輪問題後
從新生北路走大馬路回到士林
平地衝刺非常犀利,當紅燈轉綠那瞬間馬上抽車衝刺,速度很容易就拉上35以上~~
一路下來的綠燈衝刺,平均可以拉到35~45之間的最高速度
速度非常好拉,感覺拉轉的力度沒有很大的損耗(與原先輪組相比)
是可以很直接的反應出我踩拉的輸出,足足比原本的輪組大概強了115%的效能
小試了一下中央社區
從故宮到中社橋頭的緩坡,小弟有拉高迴轉,也有起身抽車
反應都很確實且直接,感覺1%~3%的坡都很像用sprint在跑平路般的輕鬆
在釣蝦場這段約五百公尺的緩坡可以些喘的抽到時速30左右
正式進入中社坡路,上坡抽車充分感覺前輪的剛性強度
將重心放在前輪的時候,絲毫沒有因為軟Q變形問題吃掉輸出的力量
後輪的剛性更忠實呈現出踩踏的傳動效率
讓小弟一檔一檔加重想要挑戰到什麼檔位時會定竿
就這樣被吸血到過了警察局再往上的彎道(旁邊類似小公園有些休閒設施)
赫然發現~~~~~~沒力了 = =
往後則放到最輕齒比(34T/28T)刻意拉高迴轉上山
這樣還能輕鬆保持70~80的迴轉數
真的比原先的sprint要省力許多
徹底印證輪組不是輕就好,剛性更是重要(官方數據:sprint 13多克 sl 14多克)
這樣到山頂計時16分半左右
和以往的時間相比是有點讓小弟訝異的,明天再重新體驗測試完整的結果試試
下坡的時候更是讓小弟吃了一驚,原來公路車是真的可以壓車的
四十殺彎跟吃蛋糕一樣輕鬆(如果沒有水溝蓋跟off road的路面應該更爽)
以往過彎的不穩定跟難操控性都消失了
徹底明白劉大哥說過的過彎時輪組有變形的狀況是怎麼一回事
一路下山的穩定度讓小弟爽到不想煞車
整個輪組的表現讓小弟是驚豔連連
唯獨一個相對性的缺點就是
因為輪組的剛性,震顛的路感也非常徹底的傳到小弟身上
這倒是目前為止讓小弟唯一可說的缺點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