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多數車店大概都會一些FITTING,但是車店的FITTING多半是尺吋的適不適合,車店只是向你証明你的尺吋是對的,他們沒有學過武功不懂習武時講的借力使力與發力位置,更不會懂得什麼樣的狀況下才能做到「平衡」,所以更喜歡用環法的冠軍車來做為自己選車的標準,認為只要選手騎的就是好車,在懶人包的時代裡權威就代表正確,所以品牌商才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說服你,很多人的簡單邏輯是(廠商一定比我們更懂車)至於簡單邏輯是否錯的,他們不想知道也沒有能力知道,事實上學習四個層次裡要到專業並不容易,更不用說大師了。雞排已經是世界的知名品牌了,但是到現在幾何的錯誤依然沒有發覺,那些做給選手騎的車子(在效率前提下)操控和重心位置對不對?沒人發覺,摔車是意外還是天雨路滑也不會想到是幾何問題,所以你要把選擇權交給車廠?別傻了
曾經有車友質那些在FB或者部落格裡分享465客製車騎乘經驗的人都是我安插的樁腳。理由?我手中沒有那麼多的數據基礎,怎麼可能我做的每台車都會被說的沒有任何問題!姑且不談我所使用的演算法,我只問大家一個簡單的事,你看過哪個車架廠在20年間換過超過200次以上的幾何?我到目前為止畫過的車架都不止200台,每支車架的幾何都是重新算過的,每次的運算要達到平衡數據都要不斷修改,你認為這樣所累積的經驗值會比現在哪家車架廠來的少?更何況我的車架圖都是送的,並沒有收費,我何必在意別人說好與不好!
我在剩騎士只瘋車的FB裡秀了一張FACTOR-OSTRO的幾何表,請車友試著運算看這幾何有沒有問題,我之所以用這台車是因為這車就是某車友雨天騎時摔的車。這個品牌的老闆非常懂得炒作,這車沒有多少年的歷史,但是崛起的速度和知名度已然在砍羊之上。它家的幾何應該手換了幾次,O2和OSTRO的幾何就不同,如果你認為有車隊車手騎就是好車,那環法每個車隊騎的車是不是應該都不差?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車友所做的回覆都沒有掌握到這家廠幾何的用意與缺失。
手中有我畫的465車友可以看看,我畫的車是不是每一台WHEEL BASE都比這個幾何表裡的車要短,我的座管角也從來沒有比OSTRO要銳利(這點花蓮的童世宇和美國的古曉鈺應該更有感)但是為什麼我畫的車架在上下坡時都一樣的銳利和穩定(更何況我畫的絕大多數都是鋼管車,只有極少數是鈧和鋁車),操控銳利和穩定是「精算的結果」,車架的前后比例、五通的高低和TRAIL值的大小並不能夠分開來看,固定TRAIL值有意義,但是相關的配套不足,固定只是拿來騙不懂甚或是從來不看幾何表的車友,不管買車的車友看不看幾何,品牌商秀幾何都應該是必要的。
C夾車的前叉長度是個定值但是牒煞車不是,如果前叉不等長換了是否有操控問題?換了不等長的前叉是否影響五通高低,會不會影響上坡的銳利性和下坡的穩定度?大概百分之九十九的車友沒想過,公路車的前叉RAKE並非定值,換了不同RAKE的前叉,過彎的銳利度和循跡性會改變,前叉不幸撞斷有更換需要的車友大概也沒特別想過,你在買車時車廠有告訴你這些嗎?沒有。車店會告訴你這些嗎?也沒有。一般人騎公路車就是學習的第一種層次,好一點的進入學習的第二種層次,大概也很少人會思考操控問題和操控何以失靈的問題。
人有人的幾何(比例)車有車的幾何,如果人和車的對應關係有問題(此處指的不單純只是尺吋那種不應該犯的低級錯誤),那麼人在車上的重心位置就會出現前后與高低的變化,多數車友感應到的只是在車上的重心分布問題所衍生的疲勞與痠痛,而根本沒有想到那是你和車之間並不合拍,儘管你練就了立骨盆也不表示你騎這部和你幾何不對應的車不會累,通常這樣違和的事會在邊埵地方先出現(比如說頸椎)然后逐漸轉移到其它的地方,重心前后和高低變化都會影響到操控,但是多數車友都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在多數人眼中那些都是可以用操控技巧克服的,果然如此?幾何不對會讓你增加操控風險,當你很專注在騎時可能一切都在你控制中,但那些無意識狀態出現時,你還會那麼專注嗎?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