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bXlFTV  

在資源貧乏的時代裡競爭可能要比現在激烈,那時操控的難度受限於媒界沒那麼容易,雖然大家都講工具理性,但是掌握制高點加上比你更懂媒界的利用,雖不至說無往不利,但是被質疑的機率無疑是小多了,林智堅的學歷不管是真是假,一旦被針對逃出生天的機率就不高,當問題被聚焦之后就會造成更多關注,引申出更多問題,操弄的手法從政治人物到廠商並無不同,政治人物會被針對被檢視,但是多數的產品並不會被檢視,就算被檢視真正有能力質疑的人並不多,而有能力質疑的人未必擁有影響力的媒體又不是自帶流量的網紅,所以,假新聞無處不在並不是謊言而是真相,每天未被求証的資訊有多少?谷哥有查証能力?

 

今年的車市還滿泠的,冷對消費者而言是或者是好事,因為廠商的心力與其說是在努力做科研以期突破性進展,不如說大把錢花在行銷。騎車的本質是什麼?運動無非是追求健康(快樂騎車騎車快樂)。舉個例子,讀書會的彼得大帝當年用的是沉重的931鋼管,踩的是練習用的輪組,練了一陣子(他剛拿到人生第一部公路車)也跟著別人去比武嶺,結果爬出了三小時三十x分的成績,有人說好可惜,peter你如果騎爬坡輪換鈧車去一定可以騎進菁英組。SO,再比一次?他的回答是不用了。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會到河濱練車。騎車對他來說就是取代跑步的運動,其它都不重要(他只熱衷於騎車從來不喜歡什麼比賽)。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比別人有更多機會接觸自行車這個產業,時間的累積讓我逐漸從門外漢變成局中人,對產業的動向和脈胳也比別人疏理的清楚,對於創造別人的需求我沒興趣,看到很多人盲目的摸索甚至被廠商錯誤的誘導,讓我不得不思考是不是該寫點自己的經驗,給有興趣研究的的人參考(我沒說我一定對)。

 /tmp/phpZmer9i  

思考一件事有多少品牌有自己的工廠?碳纖廠是什麼樣的組合如何的運作?為什麼主要的碳纖生產中心都在對岸?而對岸這些碳纖大廠中多數還都是台商,如果這些台商做的不是「自有品牌」,那麼它們在替誰「代工」?事實上替誰代工從來都不是秘密,有些大陸廠甚至把替誰代工過來為自己的技術抹粉。為了壓低成本找第三世界的國家製造本來就是(全球化)的模式,所以買蘋果的人從來也不忌諱知道蘋果是富士康做的,但是自行車代工的模式和IT相同嗎?這點可能才是更該考慮的。pinarello有自己的工廠?不做複材你認為品牌商會搞實驗室養一批研究員(OEM之外還有ODM)!有研發人員的,這些人在做些什麼(把FACTOR在台灣運作的方式想清楚,這些車手的研發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

 

把品牌商和代工廠這些關係在你腦海的思路裡弄清楚,你就知道相信品牌商對於產品的吹噓有多麼的蒼白。公路車這個領域出現已經夠久了,除了材質差異外你看到了什麼變化?PINARELLO面對不同材質甚至還延用相同的幾何。碳纖橫空出世已經多少年了?發展到今天還有什麼你不曾聽到過的「創新」工法?

 /tmp/phpjTN2eQ  

真正有自己工廠的如雞排夠大了吧,當年只不過某個尺吋的幾何做了0.5度的修改,把全車系前叉長度加長了0.2MM(同樣也下修了五通高度)廣告就可以做的撲天蓋地,你該問的是它的幾何修正有多大?大到可以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跑程式時根本就沒有驗証出來)!所以那些所謂的變化是安慰劑效應還是它在製作工法和車架設計上動的手腳改變了原本的結構剛性?相對於人工測試的証詞或許我更希望見到機械測試的數據。

 

品牌商如此的努力不如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喜新厭舊的價值觀,但是買的人真的了解這些所謂的新有什麼意義還是根本可以忽略不計?時間過去了二十幾年我手中的LITESPEED一級車也不過就那麼四台(不同騎乘感和風格的四台車)我想萊思比如果也和別人一樣搞空力可能不必活得那麼辛苦,我不是刻意用萊思比來打臉碳纖,事實上我認為碳纖的情況在發展成熟后和鈦的遭遇應該很類似,如果你真的有花點時間做功課你會懷疑廠商真的是在教育消費者還是一直不斷的在洗腦,對實際作為來講-----哪一個比較容易?

 

文章是智慧財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與公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TUAN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